大明王朝的小冰河時期,終于過去了。
如今的開春,也早已不如往年那般的寒冷。
陽春三月,京城褪去了冬日的肅殺,暖風和煦,柳絮輕揚。
這一日,朱興明心血來潮,未帶過多儀仗,只著了尋常富家老爺的錦袍,帶著同樣換上普通綢緞衣裳的太子朱和璧。
由孟樊超和幾名精干侍衛遠遠跟著,悄然出了宮門,融入熙熙攘攘的市井人流之中。
這是朱興明對太子的一種考教,也是一種難得的親子時光。他想親眼看看,孟樊超那些“江湖軼事”和“人情世故”的教導,是否真的讓太子對宮墻之外的世界有了更真切的理解。
太子朱和璧顯然對此行充滿興奮,一雙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,吆喝叫賣的販夫,討價還價的婦人,嬉笑追逐的孩童,還有那空氣中彌漫的各種食物和香料混雜的氣息。
這與孟樊超帶他出來時的感受又有所不同,身邊是父皇,讓他感覺更加安心,也更能以一種未來主人的視角來觀察他的子民和他的都城。
一行人信步由韁,來到了南大街。這里是京城商業繁華區域之一,店鋪林立,人流如織。然而,就在一處十字路口附近,一陣喧嘩吵鬧聲打破了街市的和諧。
只見兩伙人正在對峙,推推搡搡,罵聲不絕。一伙人膀大腰圓,似乎是本地坐地戶。
另一伙人則帶著些外地口音,但同樣氣勢洶洶。他們爭奪的焦點,是路口一個看似不起眼、但位置極佳的小小攤位。
這攤位正處于人流交匯處,確是做小生意的黃金寶地。
“這地方歷來就是我們王老五家的!你們這些外來的泥腿子,也敢來搶食?”本地潑皮的頭目,一個臉上帶疤的漢子吼道。
“放屁!這地方無主,誰先占到就是誰的!你們憑什么霸著?”外地人的首領也不甘示弱。
眼看言語沖突就要升級為拳腳相加,周圍圍了一圈看熱鬧的人,卻無人敢上前勸解。
朱興明停下了腳步,目光平靜地看向身邊的太子,嘴角含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:“壁兒,你看此事,該如何處置?”
這是突如其來的考教。孟樊超在遠處看著,心也提了起來。
朱和璧仰頭看了看父皇,又看了看那混亂的場面,小臉上并無懼色,反而露出思索的神情。他回想孟師傅講過的故事,那些江湖恩怨,很多時候并非你死我活,而是利益之爭。
他并未立刻上前,而是先低聲對朱興明說:“父皇,依兒臣看,此事關鍵不在誰對誰錯,而在于這攤位之利。”
朱興明眼中閃過一絲贊賞,微微頷首:“哦?繼續說。”
得到鼓勵,朱和璧挺了挺小胸膛,整理了一下衣襟,竟獨自一人,邁著沉穩的步子,走向了那兩伙劍拔弩張的潑皮。
那兩伙人正吵得面紅耳赤,突然見一個衣著光鮮、氣度不凡的小娃娃走了過來,都不由得一愣,吵鬧聲也暫時低了下去。
朱和璧站定,先是像個小大人似的,對著兩方拱了拱手,聲音清亮,帶著孩童特有的純真,卻又有一股不容忽視的鎮定:“兩位好漢,請先息怒。小子路過,聽二位爭執,可是為了這個攤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