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聽了這話,不由得諷刺一笑:
“朕這個皇姐,真是厲害啊,當年走的那么干脆,也是因為她的離開,所以朝廷上先帝皇后的母族一派,才漸漸沉寂下來。”
“朕以為他們是真的退了,沒想到從那個時候開始,她就在算計朕的皇子。”
沈憶舒聽著皇上嘲諷冷笑,心中不由得感慨。
這位清寧長公主,真的是個聰明人。
她是先帝的嫡長女,因為女兒身,無法繼承皇位,但卻不想讓自己和母族遠離權利中心,所以她在最恰當的時候,做了最合適的選擇——
永安帝是軍功起家,他的聲望都是當年在南疆一刀一槍殺出來的,而先帝昏庸,若真要選個人繼承皇位,當時的永安帝呼聲最高。
就算朝中有人阻攔,但是憑著永安帝的軍功和民間聲望,他兵權在手,大可直接入主京城,登基為帝。
也就是說,當年永安帝登基的事,其實已經是板上釘釘了。
只分順利和不順利。
順利則和平登基,不順利則武力鎮壓登基,對永安帝來說,只要是得到那個皇位,過程曲折一些不重要。
清寧長公主正是看到了這一點,所以提前行動,聯合自己的母族外家率先掃清了朝堂上的障礙,然后迎昔日的永安帝回京稱帝。
這明目張膽的站隊,讓永安帝的登基之路非常順利。
接下來,就是清寧長公主一派,與帝王權利的拉扯和平衡。
皇帝和朝臣之間,不是東風壓倒西風,就是西風壓倒東風。
永安帝可不是什么傀儡皇帝,他手里有兵,民間有名聲,還有個同樣戰功赫赫的皇后,以及皇后的母族。
也就是說,他不會甘心做個傀儡皇帝,讓清寧長公主攝政,讓長公主的母族外家撈好處。
而看透了這點之后,清寧長公主急流勇退,趁著駙馬外放的時機,跟著他一起到任上,而她母族外家一系的官員,也從此在朝堂上沉寂。
從此,永安帝當政的過程,又順暢了一些。
這些年,他殫盡竭慮,想方設法把清寧長公主一派的朝臣慢慢排擠出朝堂,為了不讓人說他忘恩負義、刻薄寡恩,他采用的是溫水煮青蛙的方式。
動作不明顯,但是效果卻很顯著,他已經掌握了朝堂。
可沒想到,清寧長公主雖然放棄了從他身上入手,卻早早把主意打到他的下一代身上——
給皇后送寒棲花做成的香膏,想讓皇后不孕。
只要永安帝沒有嫡子,那么底下的庶子就都有爭奪皇位的資格,有爭斗就有混亂,這就是清寧長公主需要的效果。
她可以出手扶持一位皇子,以聯姻的方式捆綁利益,等這位皇子登上皇位,她的女兒就是板上釘釘的皇后。
到時候,再生下繼承人,那也是帶有她的血脈。
一旦這個計劃成功,那么不管是清寧長公主也好,還是她的母族外家也好,將又會在朝堂上崛起。
畢竟,永安帝死后,新帝是他們扶持起來的,必須要依靠他們,才能與永安帝留下的老臣相抗衡。
一個局,布了十幾年,到如今要驗收成果的時候了。
所以,清寧長公主帶著她的兒女們回京了,而因為她的出現,平靜了十年的京城,又將風起云涌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