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著沒有咱們漚糞味道大。”
“酸酸的。”
“這點就能起作用嗎?”
“到時候不會毀了莊稼吧?”
“咱們陳家村去年就是倒數第一,今年要是沒起色,豈不是要被其他村笑話死了!”
“誒……”
幾個生產組組長也是憂心忡忡。
就在這時,汪淼淼從村委院外走進來,他敲了敲門。
“進來!”
陳遠頭也不回地說道。
汪淼淼抬了抬眼鏡,見屋子里站著不少人,還有股特別刺鼻的氣味兒。
“村長。”
汪淼淼捂著鼻子輕聲道。
見是外地口音,陳遠才扭回頭去,見是汪淼淼,心里納悶,這一天的,這些知青咋都來找他了?
“有啥事?”
陳遠微微蹙眉,別也是來送禮的吧?
這么多人,這些知青要害他啊!
“村長,想跟你開一張介紹信,我想下午去趟鎮里,給家里寄一封信,報一下平安。”
他緩緩走進來,目光就掃到了桌子上各式各樣的化肥。
汪淼淼有些詫異。
“村長你們這是在搞化學試驗?”
聽汪淼淼這么問,屋子里的人更是頭暈,化學是個啥?
啥試驗咧?
只有陳遠聽懂了,他點點頭:“你認識?”
“嗯,我之前是學化學的。”
汪淼淼簡單介紹,確切地說他是學制堿的,化肥制造也是他們涉及的學科之一。
他的家鄉在江北,本就是魚米之鄉,在那化肥的應用要比北方城市更廣泛,也更快速。
但是即便如此,氨水、硫酸銨,鉀應用在化肥上也只是一個試驗階段。
雖然有科學理論和文章證明,這幾樣都能對糧食增產起到顯著的提升作用,但是要全國范圍內的推廣還需要提升產業化。
陳遠他們陳家村從哪里搞來了先進的生產肥料?
真是令人費解。
“呀,你是學這個的?那你說說這些東西真有用嗎?”
汪淼淼是知青,知青就是有文化的青年,對于村里人來說,這些有文化的年輕人除了干農活外啥也知道。
“嗯,是有用的,氨、氮、硫酸銨、鉀等元素,是植物生長的必要元素,和發育的關鍵成分,改善土地的肥沃,還能增強農作物的抗病性!”
汪淼淼說的化學元素,村里人聽都沒聽過,只是瞪大了眼睛,看著汪淼淼。
聽汪淼淼說的好像和陳遠差不多。
五個生產組的組長也相信了。
陳遠新奇的盯著汪淼淼,沒想到這批知青里還真有文化人。
雖然知青里學知識,懂文化的人不少,但大部分人對知識的運用,都浮于表面。
只能說比村里人認字多,算的數多,但要是比實踐經驗他們差遠了。
可汪淼淼好像有點不一樣。
汪淼淼的話讓陳遠眼前一亮,而且汪淼淼懂化肥。
他是學化學的,陳遠這批化肥,雖然在陳遠的努力下初見成果,可是還是有些粗糙,就像是最左邊的一種,就是農家肥和尿素的結合。
這種化肥可能效果不是最好。
但是也不一定和陳遠研究出來的剩下幾種化肥相比會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