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竟陳家村的土壤到底是啥樣,要經過專業的檢測和判斷。
這點兒陳遠不具備。
陳遠沒讀過幾年書,憑借的都是厚實的經驗。
就算是運用在七十年代也不夠用。
他還欠缺很多數據支撐。
就像現在。
汪淼淼能說出植物所缺的化學元素,陳遠說不出來。
而且汪淼淼能根據不同的農作物,判斷,哪些農作物需要加強什么樣的化學元素。
這對于陳家村的生產來說,是一件很大的事。
“這知青都說了,而且咱們村長還能騙咱們?抽簽決定吧,哪個小組分配到哪種化肥,都不要后悔,咱們現在是實驗和對照。”
“要是今年產量會提升,就說明這化肥用的對。”
虎子在旁邊搭腔。
生產組的組長們紛紛涌過來,抽簽取走各自的簽標之后,又去虎子那里登記。
虎子那兒準備了一袋袋化肥,分配到各個組長手里。
這只是頭一批化肥的數量。
等之后陳遠要是有所改進,化肥也會精進不少。
送走這些生產組組長,陳遠才坐到辦公桌前給汪淼淼開介紹信。
陳遠很是暢快,同時也詢問汪淼淼。
“你懂這個?那你覺得這些化肥在我們村的土地上能起到好效果嗎?”
汪淼淼搖了搖頭。
“村長不太清楚,不過我之前上學的時候老師也跟我們說,種樹育人是一碼事,這種樹也要因材施教。”
“種農作物我想也是需要的,化肥根據農作物和土壤的不同也要有所轉變,我剛來還不確定咱們村土壤的情況。”
陳遠聽汪淼淼這么說心里一喜,看來汪淼淼并不反感陳家村的生活。
而且聽汪淼淼的意思,也愿意在陳家村做一些貢獻。
他起身熱情地握著汪淼淼的手腕。
“汪知青,你愿不愿意幫著我改進一下化肥?當然這不是沒有酬勞。”
陳遠說的也太直白了。
汪淼淼愣了一下看向陳遠。
陳遠關上門對汪淼淼說。
“汪知青,你是從大城市來的,我看你的簡歷是從南邊來的吧。”
“在你們那兒,這種事應該很常見,你們那里的農村對化肥的應用也比我們北邊城市更早,得到的成效也更早,北邊城市落后知道的訊息也會晚一步。”
“我們陳家村就更不用說了,本來就偏僻,等到上面下發政策,推廣到我們陳家村頭上,都不知猴年馬月了。”
“汪知青,我不讓你白干。”
這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陳遠在外面找人改進和研究化肥時,也是求爺爺告奶奶。
中間還有他不少設想,和他對后世知識的了解。
可是汪淼淼可是現成的專業人士,學化學的做這點事兒還是比較簡單。
再說了現在的學生還有些不一樣。
后世的學生只會紙上談兵。
這個年代的學生對實踐的運用還是有一些經驗的。
“村長,我其實只是一個初學者。”
汪淼淼不是謙虛。
“沒事夠用了,當然這得看你個人意愿。”
陳遠也不是強勢的人,他還是很尊重汪淼淼的意見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