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五人也反應過來了。
他們這次出發去大和,先出發一艘船,連上船夫,人數也不過百人。
蕭彥初這邊已和蘇遠川約定好,待后續的船行駛過來,要準備好一切,若是收到他發來的消息,就直接帶兵出發,前往大和。
之前他們已經從大和那兩人身上打聽到大和現在大概的情況。
大和百姓信奉君皇,君皇下面是幕府,慕府下面是大名,負責控制著大和各個藩地。
簡單理解為大和的君皇就像大楚的皇上,只不過大和如今真正掌權的是幕府將軍,德義康仁。
君皇做什么決定都得經過德義康仁的同意。
所謂的大名則像是各地的藩王,幫著幕府管理大和各地。
大一些的大名類似大楚的藩王,小一些的大名,類似大楚的地方官。
被抓的兩人是大和的武士,直接聽命于德義幕府。
這些本也不是什么隱秘之事,蘇若錦隨便問一下,兩人就都說了。
在聽到蘇若錦讓他們帶路前往大和,兩人不但不急,反而一臉驚喜。
只要他們把這邊的人帶到大和,到時候就可以說是他們請了海那邊的神醫回來。
至于神醫能不能治將軍的病,就不由他們決定了,但卻可以保證他們沒有性命之憂。
待蘇若錦他們到了大和,能不能再回來就不一定了。
蘇若錦他們到了北煦,才知道武藏兩人之前說的要敬獻給他們,以示補償的東西,根本就不值一提。
金銀沒多少,瓷器遠不如大楚的精美、細致,布料大多為粗布,還有一些裂織布,沒有大楚的柔軟,顏色也不多,更別說和大楚的云錦、浮光錦這類的頂級織錦相比。
哪怕武士佩戴的長刀,也沒有大楚的鋒利。
蘇若錦由此判斷大和國在這個時代各方面的發展,遠低于大楚。
若真是如此......
更好。
在這種情況下,大和還能派這么多人來大楚,看來那個幕府將軍的病很重啊。
蘇若錦他們這才出發,而吳玉山的馬車早已行駛在去往霜月鎮的路上了。
現在三國商人都來往穿梭于北煦各地,也有很多商人前往霜月鎮那個方向,能以更便宜的價錢收到離璟羌遠一些的牧民手里的東西。
他們的馬車出現在這,也沒引起什么注意。
念兒這一路上不停和吳玉山說起她曾聽說書人講過,北煦有海,海上有海鷗,有海豚,超大的鯨魚等各種奇特的動物。
每天早上,太陽從海上升起,金光鋪滿海面,很是壯觀和漂亮。
念兒把母妃和她講的所有和大海有關的東西,全都輪番講給吳玉山聽。
吳玉山從小就生活在墨隱山莊,山莊隱在一座山里,他見得最多的是山,哪見過什么海。
聽到念兒講述的一切,吳玉山也不由對大海生出了向往之心。
反正也不算遠,吳玉山決定去看看念兒說的大海,有沒有她說的那么美。
于是蘇若錦他們還在璟羌尋找念兒的時候,吳玉山已經帶著念兒出發前往霜月鎮了。
來到海邊,不僅是吳玉山,連念兒也愣住了。
吳玉山愣的是,大海確實如念兒所說的一般美,卻比自己想得還大。
海水很是干凈,海風拂面,偶爾幾只海鳥飛過,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聲,讓人瞬間覺得疲憊消散了不少。
海邊停著五艘大船,每艘船上都有人在忙碌著。
這也是吳玉山見過最大的船,以往他最多見過行駛在大楚內陸湖的船,遠沒有現在這般大。
念兒愣住是因為母妃只說要坐大船出去,可這五艘船到底哪艘才是母妃他們要用的。
她都不知道,要怎么才能提前上船藏起來啊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