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友真央走了。除了這封信,別的什么都沒留下。真是來的突然、去的灑脫,不愧是島國女劍客。
戚繼光原本還以為是收下一個情人兼超級保鏢,今后再不用擔心刺客了。去打仗,身邊也有異國紅顏作伴。哪知道,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不管怎么說吧,這位大友氏劍道七段女高手,今后是不會再來找他的麻煩了。回想昨夜激情,心中免不了有幾分悵然。伊人已去,枕上余香未散。
收攏心情,振奮精神,戚繼光再把心思轉移到正事上。二次義烏征兵已經接近尾聲,他要盡快整合戚家軍,隨時準備入閩抗倭!
兩千新兵早就超員了。現在是優中選優,精選出兩千名精銳。這個時間不能拖太久,一旦接到福建前線的告急文書,戚家軍立刻就要出兵,奔赴戰場。
戚繼光告訴王如龍、陳大成,最多再給你們兩天時間,招兵工作必須完成。這兩千新兵還要帶回新河進行整訓。另外,已經通過復試篩選,被錄取的新兵現在就要開始進行基礎隊列訓練。
剛入伍的新兵,就算沒有掌握刀矛招數、也不懂得使用火銃火炮,最少隊列得走整齊。義烏到新河還有段距離。兩千新兵徒步行軍走過去,總不能像放羊一樣,不成樣子吧?
征兵處,復試篩選仍然在進行中,戚繼光已經組織起訓練了。先列隊、再走步。隊列要整齊、步子要一致。
義烏兵好就好在服從命令聽指揮。戚繼光往隊列前面一站,新兵們一個個精神百倍。讓走就走、讓停就停。
繼光從新兵當中挑選出一批出色者擔任基層軍官,力氣大的、會武藝的、讀過書有文化的,都是選擇對象。楊文通因為參與過剿滅間諜窩點,成了第一個被提拔成把總的新兵。
又過了兩天,征兵結束。戚繼光把兩千新兵集合起來,準備開拔。溫州的百姓聽說之后,都來送行。尤其是新兵家屬,又是送吃的、又是送穿的,生怕自家子弟進了軍隊之后吃不飽穿不暖。
招兵處的軍官解釋了,軍隊管飯、一年四季發軍裝。家屬們仍然送吃送穿。千叮嚀萬囑咐,到了軍隊一定要好好干。打倭寇,為民除害;立功升職,光耀門庭。
戰鼓聲咚咚、號角嗚鳴。知縣趙大河帶著義烏縣衙的官員差役,參加送行大會。
趙知縣在大會上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,鼓勵義烏子弟參加官軍之后,要聽從戚將軍的命令,奮勇作戰、多立戰功。給義烏增光、讓家中親人引以為傲。
響了三聲炮,戚繼光和趙知縣拱手告別。突然,有一騎士如飛一般趕到。跳下馬,跑到近前行軍禮,“啟稟戚將軍,徐同知急信!”
“拿來我看!”戚繼光接過信,打開。
信是徐文長寫的。大致內容是,徐文長在新河接到胡宗憲的命令。福建抗倭戰事不利,命戚繼光所部迅速開往前線參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