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繼光離開南京之后,先回了一趟新河,然后才來的義烏招兵。徐文長知道他在南京經歷的那些糟心事。因此,一接到胡宗憲的命令他就猜到,肯定是俞大猷、盧鏜、劉顯那幫人吃了敗仗。胡宗憲這才急調戚家軍入閩增援。
徐文長問戚繼光,義烏招兵進行的怎么樣了?你還有多久才能回來?咱們什么時候起兵去福建?用不用我提前做些準備?
隨著這封信,徐文長讓報信騎兵把胡宗憲的命令也帶過來了。命令內容和徐文長在信上寫的基本一致。雖然胡宗憲并沒有明說仗打得怎么樣,但僅從這命令的措辭上就能看出來,福建的形勢已經相當緊急了。
軍令如山、兵貴神速。現在回新河,匯合戚家軍主力再往福建去,一來一回耽誤的時間就太長了。
雖然在總督府的時候,戚繼光受到了俞大猷、劉顯、盧鏜三人的排擠,但他打倭寇,可不是為這幾個人打的。說大了是為國家為百姓,說小了,就是他喜歡打仗、更喜歡在戰場上消滅倭寇!
送信大會已經開過,義烏的官員、百姓,好幾萬人都在現場看著。箭在弦上、不能不發。戚繼光命令部隊,開拔!
出了義烏城,走出去二十里,命令部隊暫時停下,原地休息。繼光拿出地圖看了看,寫一份命令,用信鴿送往新河交給徐文長。
他率領兩千新兵從義烏出發南下,徐文長帶領戚家軍主力四千人馬,從新河起兵,雙方到溫州匯合。再寫一封信給傅應嘉,命令戚家軍水師艦隊出海趕往溫州待命。
他打算從溫州港乘船,直抵福州!有船不坐,不是浪費嗎?再說,坐船總是比陸地行軍效率高、速度快,還能節省體力。既然有艦隊,為什么不用?
兩份命令發出去之后,部隊繼續開拔。率領新兵走長途,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。不是這個上廁所掉隊了,就是那個東西找不著了。或者是生病了、想家了。走走停停,隊伍根本快不起來。
等兩千新兵終于達到溫州的時候,戚家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在這兒等快兩天了。艦隊出發最晚,也比新兵早到了小半天。
各種輜重物資、糧食彈藥、火炮火銃,大包小包的正在裝船。
“參見大帥!”“拜見大帥!”“大帥您可來了。”
徐文長帶著眾位將領來相見,將領們紛紛行禮參見。繼光一一打招呼,看見李超、楊文、蔡峰、高崢、戚繼美、陳子鑾、吳惟忠這些老部下、老熟人、好兄弟,戚繼光高興得合不攏嘴。
“大帥,還有我呢,我們也來了!大帥您比上次見面更精神了。”說話的是黃老七。徐文長把歸義軍也帶來了。黃老七、麻葉、陳東,三人并排行軍禮。
“好,好哇!兄弟們一起隨我去福建,打倭寇!怎么樣,你們高不高興?”
“高興呀!能跟著大帥打仗,不管去哪兒、打誰我們都高興、都痛快!”黃老七咧著大嘴,大呼小叫。麻葉、陳東也同時點頭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