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投降!別殺我,我投降!”一個年輕的倭寇,被殺氣騰騰的鴛鴦陣嚇破了膽,扔了倭刀跪到地下乞求投降。長搶手二話不說,噗!噗!噗!連續幾槍,把人戳死。
戚繼光正好看見,不過他并沒有阻止。寧德百姓遭受的苦難他親眼見過,也和那些幸存下來的百姓交談過。對這些畜生一般的倭寇,他哪還有半點兒憐憫之心?
投降也殺?該!他沒下屠殺令已經算仁慈了,指望他出面救倭寇,那是想都不要想的。
戰斗仍然在繼續。另外兩路,陳子鑾、童子明從張灣;吳惟忠、王如龍從港尾,也登上了橫嶼。我軍不僅在作戰能力上,在人數上也超過了倭寇。殘存的倭寇似乎只剩一條死亡之路了。
“大帥,官兵們太沖動了,快命令停止殺俘!”徐文長急匆匆趕過來,向戚繼光提建議。
“為啥要停止?”繼光看著他的首席智囊,很有些不滿。“倭寇在寧德干過什么,你不知道嗎?今天就是他們遭報應的時候。文長,你到底是哪頭的?”
“嘿,大帥!”徐文長急的直跺腳,“咱們大明官軍可是仁義之師!”
戚繼光不屑一顧。什么仁義之師?打仗就是你死我活。你不殺我、我殺你。你講仁慈,敵人的刀可不講仁慈!
徐文長也知道他這樣說,說服不了戚繼光。他換了一個理由,“抓一些俘虜有用!我們不是只打一個橫嶼,后面還有牛田呢。從這些俘虜身上可以得到牛田的消息。打牛田的時候,可以把他們趕到最前面去,擋倭寇的弓箭火銃!”
“沒仗可打的時候,還可以把這幫人賣做苦力,也能賺一筆錢。你現在殺了他們,不過是圖一時之痛快,卻是浪費了好多錢吶!”
浪費好多錢?這一句話打動了戚繼光。浪費錢的事情,他當然不能干。既然倭寇值錢,卡不能都殺了,得留下一些。
“抓活的!不要殺俘虜!”
命令傳下去了。然而,大部分戰士表面上遵守命令,私下里卻仍然在殺死俘虜。包括被戰斗抓的、受傷之后被俘的、主動投降的。
橫嶼的戰斗完全結束之后,統計戰果。橫嶼之戰,消滅倭寇千余人。斬首三百四十八顆、俘虜二十九人。我方犧牲隊長陳文清等十三人。
消滅了千余名倭寇,只殺了三百多人、抓了不到三十個俘虜。其余大多數都是在灘涂里被殺,尸體陷進淤泥,死不見尸。
打掃戰場、清點尸體、繳獲的物資,又搜查了整個橫嶼。確認島上再沒有倭寇之后,趁著漲潮,乘坐小艇離開橫嶼,返回陸地。
這一仗大獲全勝,消滅了盤踞在橫嶼上多日的倭寇,徹底為寧德百姓解除了威脅。附近的百姓聽說之后,敲鑼打鼓,抬著酒、肉,來慰勞英雄戚家軍。
老頭張書齋滿面紅光,親自端著酒壺,給戚繼光到上三杯酒。
“戚大帥,這是慶功酒。我代表寧德百姓敬您的,您一定得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