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。”太妃道,“只是在這之前,要委屈你了。”說著便令人上來,予辛九娘執家法。
棍子一下一下的被打在辛九娘的身上,她硬忍著不出聲來。
元太妃道:“孩子,哭出聲來,哪里有人挨打不哭的,這做戲也得做的全套下來。”
她聽著便不再抑制自己,就放聲喊了出來,直到三十大板打完后。
匆匆讓人上了藥,便被太妃帶著坐馬車進了宮中。
太妃身后跟著行走不便的辛九娘,兩人齊齊到了慈云殿中。
李太后驚詫,當著太妃的面,對辛九娘極為關照說:“阿瑾媳婦這是怎么了,快別行禮了,來人,扶著世子妃坐下。”
元太妃極為強硬說:“老姐姐你不必這樣,她做錯了事情,剛剛才被我罰了,如今正是來同太后認錯的。”
又叱罵道:“你還不跪下!”
辛九娘就忙聽話的跪下,并同太后道:“祖母說的是,臣婦做錯了事情,合該被罰。”
太后于是好奇道:“別瞧著他們如今都為人父母,在我們跟前,還不就跟個孩子一般,真犯了錯,說一說便也是了,哪里便至于就這般兇她?”
“阿瑾媳婦,你倒是說一說,你究竟是犯了什么事,惹得我這老妹妹這么大動干戈。”
辛九娘聲帶哽咽,“太后饒罪,說來也是巧合,全賴臣婦做事不細致,許久前我表兄納了一女子張氏作妾,后來張氏被我表嫂誣陷,要發賣她,她求到了我的跟前,我一時不忍心,便將她給贖下,并施舍了五兩銀子給她,讓她走得遠些。”“誰知道這賤人竟是勾搭上了孫家的公子,如今孫家落敗,她竟又來尋我,便少不了好事者說我同孫家的落敗有關系……”
“可天大的冤枉,臣婦向來安分守己,便是不安分也將手伸不了那么長的,臣婦冤枉,可太妃說臣婦有罪,便就罰了,連帶著將臣婦給領到了太后這兒,還讓太后罰我。”
元太妃恨聲道:“你竟還有臉喊冤,還不安生的說罷了,就待在那兒也就是了!”
“老妹妹息怒,她們年輕人遇事少,難免慌張。”李太后先是震驚,她的眼線遍布朝中,更不要說孫家,及至孫三那兒,也當然知曉孫三那個不成器的最近極喜歡一個嫁過人的小婦人,這婦人之前還是辛府上的人,同辛九娘有過交集。
她還正打算著利用這茬好好兒的找找這世子妃的茬兒。
不成想她們竟是先一步前來。可太后到底不信,正如辛九娘所說,她不過是個婦人罷了,如何會有心說要扳倒孫家?
又有何等心機設下這般陷阱?
不過是恰巧罷了。
又是當著元太妃的面,于是太后說:“不過是個巧合罷了,哀家不是那等不分青紅皂白的人,什么都不問就定了你的罪去,你安心吧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