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數過往,辛九娘赫然發現,李琇瑩怕是她來到邵都之后,結交下來的唯一一個真心待她的朋友。
她帶著目的,往后種種,亦是充滿算計,然十足有幸,她依然待她如初,辛九娘悲從中來,仿若剛出嫁時的小姑娘那般,揪著李琇瑩的衣角道:“琇瑩,是我錯了,只顧著同太皇太后相爭,卻忘了你的難為,太皇太后縱然于我有十分不好,于琇瑩也是唯一至親之人,可嘆琇瑩處處為我著想,我竟利用于你,終究是我自私,你只說你要什么,我定然雙手奉上,便是我的命能讓姐姐泄憤,我也認了,萬不要舍棄了我才好。”
“瞧瞧,都哭成了小花貓,哪里有一分太后的風采來?”李琇瑩還笑她,“我要你的命有何用,蓁蓁要好好兒的活著,替哀家見識這世間的許多風采,遁入空門,于我,是幸,你合該懂的。”
她的出生,就注定了骯臟與不堪,偷情生來的孩子,本便是不該存于世的,李琇瑩從來是知道的。
于是父母無視,姐妹刁難。
有記憶以來唯一待她好的不過是姑母、姑祖母,還有辛九娘罷了。
如今前二人已經故去,唯獨剩下九娘。
九娘想要什么,李琇瑩最清楚不過了,更知曉自己在一時,靖國公府便心存歹念,總要絕了他們的念頭,讓九娘往后的路更好走一些。
向來不茍言笑的李琇瑩于離去的這一日里,卻極是開心,就仿若一朵剛剛盛開的百合花一般,辛九娘從未見過這樣的李琇瑩。
又忍不住念叨說:“姐姐到了地了給我來信,知曉姐姐好著,我才心安。”于是目送著李琇瑩遠去。
如今許多年過去,辛九娘從剛開始的少女也成為如今的婦人,身邊伺候的人依然還是春紅和春花,姐妹兩個也成了老辣的嬤嬤,她們陪著辛九娘一道走過這許多年,見多了心腸歹毒狠辣的人,卻還不曾見過如李琇瑩這般,毫無私心的待她們姑娘好的人。
一面也忍不住感嘆說:“能有母后皇太后這么個真心待姑娘好的朋友,真是姑娘的福氣。”
“這么多年了,就你們好叫哀家‘姑娘’。”她早便忍不住紅了眼眶,又自言自語說:“是了,只有她了……”
是誰說女人之間便不能有單純的友誼,李琇瑩于辛九娘便是。
“對了,春生和春發兄弟兩個今年也俱都十四了吧。”辛九娘突然問道。
春紅和春花立時回道:“正是,姑娘能記著他們兩個,真是他們的福氣了。”
“還有更有福氣的,待到明日,讓這兄弟兩個陪伴在皇上身邊。”辛九娘不假思索道。
她身邊伺候的這兩個,春紅性子太冷了些,一生未嫁,就領養了春生,至于春花嘛,當年到端王府中,便與府中管事看對了眼,后又有了春發。
她總是不能虧待了一直跟在她身邊的人的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