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7章電力時代(第三更,求訂閱)
石油禁運是解除了。
但是廉價石油的時代卻結束了,奪回石油定價權的產油國,直接把油價穩定在了10美元以上的水平。
石油價格的暴漲,對各國經濟造成的沖擊,并沒有因此而結束。
對于未來的石油走勢,李毅安是非常清楚,在收到從華盛頓傳來的決議后,他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頭,說道:
“我們還是要進一步加大本土的石油產量。”
李奕軒的眉頭微皺:
“父親,您的意思是……油價不會下跌嗎?”
“好不容易漲上去的價格,哪有那么容易下跌,那些收回石油標價權的國家,是不會在油價讓做出讓步的,想要把石油價格打下來,就必須要加大石油供給。”
放下手中的筆,李毅安說道:
“從理論上來說,接下來,美國、英國以及所有的產油國,都會加大石油生產,增加對市場供給,而且高油價也讓石油公司有增產的動力,等到市場飽和之后,價格自然會下來。”
這就是最簡單的供需關系。
“現在的石油價格是多少?”
“波斯灣離岸價:是每桶11.65美元,但需自付戰爭風險保險。”
“那么我們采購蘇聯的石油價格是多少?”
“蘇聯向我們出口的石油,與其通過經互會體系向盟國供油的價格是一致的,都是以9.8美元每桶供貨,而其仍能獲利400%。”
聽著兒子的匯報,李毅安忍不住感嘆道:
“400%啊!這樣的暴利……難怪啊!”
難怪蘇聯會陷入石油紅利之中無法自拔,石油暴利掩蓋了蘇聯所有的問題,需要什么,無非就是幾桶石油的事。
僅僅只是去年短短幾個月里,蘇聯通過高價出口石油多獲外匯50億美元!
而今年呢?
蘇聯會在今年開始變得過度依賴石油:石油占出口總收入比重從去年的從28%快速飆升。
想到石油紅利給蘇聯帶來的種種影響,李毅安心嘆一聲,然后說道:
“我們可以獲得低價石油的原因是因為蘇聯需要我們的技術,是附帶技術轉讓條款的。”
去年勃列日涅夫來訪表面上來送禮的,可實際上呢?
蘇聯同樣需要sea的技術以及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