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面指揮的聲音炸響在耳機里。
“會不會出故障?”
“應該不會,”
總工程師直接了當的說道:
“與最初的老鷂相比,二代鷂采用了更多先進的技術,雙桿操縱、玻璃化化座艙等等,而且其起降過程中,計算機系統會輔助起降,操作失誤被大幅度降低了。大大減少了飛行員的工作量。
它和老鷂相比是完全不的同的兩架飛機!它采用了最先進的控制系統,整個起飛過程,完全是由計算機進行控制。”
下方,觀測組的望遠鏡齊刷刷對準機腹。四股高濕噴流將混凝土地面上耐高溫鋼板燒灼出了些許痕跡,熱浪扭曲的空氣讓整架戰機都扭曲了起來。
在離地十五米的懸停狀態,李中洲繼續調整著飛行姿態,事實上,在這個時候,電子計算機已經接管了它的起降,這正是二代鷂最核心的改進——利用自動飛控軟件控制起降階段飛行,從而避免人為操作的事故。
矢量噴口緩緩前傾時的過載將李中洲壓進座椅,此時,他做好了隨時彈射跳傘的準備,畢竟,這是第一次電子計算機控制起飛機。
當戰機以度仰角完成過渡飛行,渦扇發動機的尖嘯終于轉為平飛時的穩定轟鳴。跑道邊緣,一位年輕工程師突然興奮的大喊起來。
在二代鷂穩穩的完成起飛之后,意味著它已經渡過了最危險的試飛階段。
“順利升空,請求轉換飛行模式。”
李中洲一邊回答,一邊在計算機的輔助下操縱二代鷂,完成飛機從垂直起飛到飛行的轉換,
今天的試飛科目只局限于垂直起降和平飛轉換。
“數據采集完成。”
隨著指揮塔的命令,在機場上空進行簡單的平飛后,李中洲才以正常的入場的方式降落。
夕陽西下時,完成飛行任務的李中洲,并沒有第一時間從飛機上下來,而是坐在座艙里,似乎是在思索總結著什么。
遠處,地勤們正用高壓水槍沖洗耐高溫鋼板上的焦痕。水霧中浮現一道轉瞬即逝的彩虹。
看著眼前的一幕,李中洲的腦海中想到,幾年前聽說過的那句話——“別看“鷂”式戰斗機,有這樣那樣的不足,因為有了它,我們的兩棲攻擊艦,就變成了航空母艦,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以及正在建造的悉尼號,都將是現代航空母艦。”
這正是垂直起降戰斗機最大的意義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