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任何希望的國家!
這并不是某一個人對日本的評價,而是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的看法。
并不僅僅只是因為日本的經濟發展緩慢,更重要的是人——戰后長期的貧窮扭曲著日本人的人性。
或者說,困難的生活,讓日本人身上本就不多的良知喪盡。
不過對于這一切,松島一郎并不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,和所有的工廠主一樣,松島一郎對他的工人從來都是極盡壓榨的。
他甚至把他在南洋勞動營中學到那一套積分啦、懲罰之類的“現代管理制度”放在工廠里,鼓勵監工們用各種手段約束管制工人,從而盡可能的榨取工人的勞動價值。
其實,他的工廠只是一家稍有一些規模的小作坊,一間只有十幾個人的血汗工廠而已,工廠雖然不大,但是利潤卻頗為可觀,畢竟,工人的勞動成本很低。
和往常一樣,在辦公室盤點生產進度后,松島一郎就來到了廠房之中,這間由廢棄倉庫改造的作坊里,充斥著塑料的味道。
墻角的排風扇蒙著一層灰黑色油垢,葉片上還粘著半融化的塑料碎屑,開動時發出哮喘病人般的嘶鳴,反倒把熱熔機里蒸騰的塑料氣味攪得更渾濁。
這里的環境,在松島看來,甚至還不如他在南洋的勞動營,不過在他們看來,這些工人能有活干就已經是福報了,要不是他開了工廠,這些人肯定連打工都找不到地方。
三十幾個工人擠在不到一百多平方的空間里,人們在惡劣的環境里埋頭工作著。最靠窗的位置屬于三個女工,她們面前的長桌上堆著小山似的玩具零件——缺胳膊的塑膠士兵、沒眼睛的膠皮娃娃。
十六歲的光子正用熟練的組裝著玩具汽車,雖然汗水不時的滴落在桌子上,但是她手上的工作并沒有停止,她從清晨五點一直干到現在,其間只上了一次廁所——限時三分鐘。劣質膠水揮發的刺激性氣味讓她不住咳嗽,可是手指卻沒有停,
而在另一邊,作坊中央的熱熔機前,打著赤膊的男工正用鐵鏟用力刮蹭著。高溫讓他們的身上滲出亮晶晶的汗珠,他們就這樣一刻不停的裝料,生產。
剛滿十四歲的少年裕太被滾落的原料袋砸中膝蓋,他咬著牙想爬起來,卻發現工頭叼著煙走過來,對著他就用粗糙的日語呵斥起來。
看著眼前的這一幕,松島非但沒有任何同情,反而檢查起了產量,在發現產量有所下降時,他立即訓斥起來了工頭。
“能干就干,不能干滾蛋,要是影響交貨,你就直接滾蛋吧……”
在日本所有的工廠主都和松島一樣,都是這樣粗鄙的管理方式,倒不是說他們不愿意用先進的管理模式,而是因為……真的沒有。
幾十年如一日的人才流失,讓這個國家不僅在產業升級上碰到太多的困難,而且就連同企業管理上也是趨于原始化。
當然,對于工廠主來說,這并沒有什么,他們所關心的永遠只有利潤。而獲得利潤的方式非常簡單——就是盡量延長工時,壓榨勞動成本,然后利潤也就出來了。
就在他訓斥著工人的時候,有人過來通知道:
“廠長,稅務局的山口課長來了。”
一聽是稅務局的人來了,松島一郎的眉頭緊蹙,嘴里忍不住罵道。
“他媽的,那群吸血鬼又來了。”
盡管嘴上這么罵著,但是松島還是推出滿面的笑容去招待稅務局過來的人,一見到山口的時候,他就熱情的照顧道:
“哎呀,山口科長,好久不見,我以為你把小弟我給忘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