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吾少時曾遇良人,后因種種原因未能相守,待我成道時她已身亡徒留悔恨。
為此我鉆研盜天機之法,意圖盜取過往歲月之影,撫慰余生之悲。”
譚越之記載道明若非周元介入,他在青霄混元鄉的經歷應當是另一種模樣。
且龍女敖清會因劫而亡,兩人最終也未能共聚羭次山攜手話來日。
如此一來,卻成了秘境天降臨促成不同故事,沒了靈智反倒得以重來。
“我成功了,卻也見到天地有變之景,遂將此事通稟祖師雩風真君。
祖師回言,他已知此事,亦在與同道盡力抵擋錯時之災,若是他們不成,后續之事便交給當代之人了。”
“我聞言方知天地之危,也開始盡自已一份力。
遂以盜天機之法取一惡匪,查看他天奪時對人之影響。”
“不想從中窺見一篆,是為戌時三刻十五息?瓦當山劫路匪。
再取其同伙實驗,又見一篆,是為戌時三刻十四息?瓦當山劫路匪。”
至此周元已發現,瓦當山劫路匪的篆名除下時間刻度,便與他所見的秘境妖魔名號有了幾分相似之處。
再看信件,卻是譚越經過多次實驗,發現世間之人皆是如此。
甚至連尋常賣柴人也有篆名,是為辰時一刻二十六息?舟安縣賣柴翁。
初時譚越不明其意,只以為自已看到了天時顯化。
隨后再查見人之篆名時間不變,方知其在某日此刻突然得名。
為驗心中猜想,他尋一匪寨擊殺其頭領,卯時二刻三十一息?青林寨大當家。
不想在第二日卯時二刻三十一息時,那位本該死去的大當家再次出現了一息。
此景猶如神跡,好似那位大當家已經成為卯時二刻三十一息之物,只要抵達到達此時他便會再次出現。
且寨中大小頭目并未發現異常,唯有譚越以盜天機之法發現異相。
此后他不斷探查,終于發現再現一息者非亡魂,而是他天在行萬物封神之事。
此事聽來極好,然而本質卻是稀釋天地之力的手段,使那十二元辰力量分散愈斗愈弱。
后來譚越以盜天機之法探明彩戲鏡之來歷,欲將此物獻于祖師雩風真君,令其修補錯時。
但雩風真君卻告訴他,天時已滿無法修補,若能盜得一線天機,說不得還有補天時的機會。
此言譚越記在心中,隨后時常尋找盜天機的機會。
可惜青霄混元鄉每退步一分,秘境天便填充一分,他根本來不及以盜為留、修補天時。
最后的記載為,雩風真君為給他爭取機會,準備歸道回天,令他見機行事。
至于結果如何,信中并未記載。
但想來不是什么好結果,否則譚越也不會化為秘境之人了。
不過他還留下了傳法之言,與對后世的囑托。
“后世之人,我以盜天機之法見到了昨日之影,那時我風華正茂、她語笑嫣然,捧來一壺美酒欲將我灌醉。
我無憾了,這便去了。”
“那盜天機之法我刻于鏡中,你可自取。
待你也無憾時,可能走我舊路,也來補天時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