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攤前又恢復了秩序。
剩下的五十碗臘八粥很快買完,最后只剩下一點粥湯。
宋玉枝看時辰還早,而趙大娘的兔子沒賣掉幾只,便干脆把剩下的幾碗粥湯當作添頭,買兔子送粥湯!
幾碗粥湯送完之后,趙大娘的兔子還剩下好幾只。
天還是冷,這幾只野兔子被帶出來了半日,見了那么些人,已經無甚精神。
今日若是沒賣出去,再帶回村子里,也不知道會不會直接死了。
趙大娘奇怪地直嘀咕,“那么些人呢,每二十個人里買一只,這籠兔子也早該賣完了。今兒也是見鬼了!”
宋玉枝想了想,道:“今日來往的多是香客,他們家并不在附近,甚至還有家在外地的,自然不會想著要買活物。而家在城東一帶的,那就是家境富裕不差銀錢了,看不上倒正常。”
兔肉脂肪少,烹制不當,兔肉很容易變得又柴又硬,還自帶一股腥臊味。
而這些野兔子又沒有經過特殊的選育,喂養的也普通,又格外干瘦一些,毛色雜亂的同時皮毛也黯淡無光。
古代富人多吃羊肉,連豬肉都不怎么看的上,不會愿意吃它。甚至連它的皮毛都不會想要。
今日為數不多買兔子的,那是真的富戶中的富戶,不把一點銀錢看在眼里,隨便買著哄小孩玩的。
而窮苦一些和生活水平中等的人,便如宋玉枝所言,家不在此處。
誰會大冷天帶著活物上路?一只活兔子要幾十文錢,若路上死了,豈不等于把銀錢扔一半?
又不是多稀罕的東西,家門口再買不到的。
因此今日攤子上的人雖足夠多,但于賣兔子的趙大娘而言,目標客戶反而少了。
趙大娘把宋玉枝當自己人,將心比心,宋玉枝當然也把趙大娘的營生當成自家的。
思索半晌,她說:“不然您把兔子賣給我吧,我帶回去做成吃食。”
趙大娘四處環顧了一下,壓低聲音同宋玉枝道:“我雖然沒養多久的兔子,但多少心中有數。這幾只兔子折騰了半日又受了驚,別說今晚,就是下午都活不到。你同我買這個是做明日的吃食,那會兒它們不可能還活著,所以你要的話,我就按死兔子的價格賣你。說來也是我貪心了,想著換了個好攤位,就多帶了一籠出來……”
死兔子和活兔子的價格差了一倍,等于即便宋玉枝跟趙大娘買下,趙大娘還是得少賺很多!
趙大娘又是個說一不二的性子,宋玉枝深知自己是拗不過她,她斷然不會多要自己的銀錢。
還是得想法子在下午之前,趁眼下兔子還活著的時候把它們賣出去!
宋玉枝正兀自沉吟,就聽人喊道:“姑娘,找到了!那位小娘子在這里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