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下講究除夕守歲,但宋玉枝家里人口簡單。
宋知遠年紀小,宋玉枝后頭幾天都約出去時間幫人燒菜,且有的忙。
吃過年夜飯,子時又放過一次掛鞭,周氏就讓宋玉枝和困得眼皮都睜不開的宋知遠一道去睡。她自個兒守著。
宋玉枝知道她心里還記掛著宋父。
事關生離死別,即便是作為女兒,宋玉枝也幫不上忙,只能讓周氏安靜消化。
只可惜現下還沒有正式戶籍,不然就能和衙門申請路引,一家子還能去宋父出事的地方緬懷紀念一番。
也不至于像現在似的,連一件信物都沒有。
一晚上的鞭炮爆竹聲未停,宋玉枝感覺都沒怎么睡著,天邊就已經泛起了蟹殼青。
她剛把炕桌上的油燈點著,周氏就推門進了來。
知道自家閨女是閑不住的,而且午飯前就得開始忙,周氏索性也不勸她接著休息,而是打開衣柜,從里頭拿出了一個小包袱。
小包袱抖開,里頭也不是旁的,而是一件天藍色立領小襖,配一條藕荷粉馬面裙。
襖裙的罩布并不算多好,不是綾羅綢緞那些,只是細布而已,但做工可謂是心意滿滿,不止針腳細密,上襖特地做成了窄袖的模樣,方便宋玉枝日常干活。領子的地方還鑲了一圈沒有一絲雜質的兔毛。更獨具匠心地繡了活靈活現的小兔子和粉藍兩色的花枝圖案。
光看繡樣的話,已經不比原身從前在京中的穿的衣裙差!
前頭宋玉枝還有些奇怪,自己給了家里一兩銀子置辦年貨。
但除了灶房里的食材、對聯和紅色的“福”字外,就未曾見到家里添置旁的新東西。
她自己忙起來就顧不上家里,也不好說什么,只以為自家親娘是把銀錢攢起來了,現下看到這一身齊整的襖裙,還有什么不明白的?
必然是都拿來買這襖裙的材料了!
這樣一身襖裙若是送到成衣鋪,不得換個一二兩銀子回來?
母女連心,周氏看到她這模樣就猜到了她的想法,好笑道:“就是猜著你可能會自己舍不得用,你趙大娘才私下里把兔子皮送來,讓我做好了再給你。我縫了一些兔絨在領子上,剩下的給你做了個圍脖。可不許再想著拿去換銀錢!”
趙大娘前頭確實說過特地給她留了一塊好皮毛,等過年的時候送來。
后頭生意忙起來了,宋玉枝沒工夫去想這件事,以為趙大娘也忘了,便沒有再提。
沒想到趙大娘根本沒忘,只是怕宋玉枝不肯把好東西用到自己身上,特特悄默兒地送到了周氏手上。
宋玉枝好笑道:“娘把我想到哪里去了?兔子皮是趙大娘特地給我留的,衣裙是您親手為我裁的,還繡了花。我至多就是想上那么一想,怎么可能真的舍得再往外賣?”
說著話,周氏把襖裙放到炕上捂熱,就催著宋玉枝把新衣裳穿起來。
母女倆日日待在一處的,周氏又是針線上的好手。
襖裙每一處都合身到了極致,而且身筒和裙擺是宋玉枝喜歡的那種寬大的、方便做活的風格。
那天藍色也格外合適,襯的宋玉枝膚色白皙瑩潤。
襖子上的繡花和領子處的兔毛又顯出了她這個年紀該有的活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