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玉枝就收回視線,接著和趙大娘道:“也只是我的猜想而已,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事?總不能因為還沒有影兒的事,就打亂原本的計劃。反正就二兩銀子的轉讓費,您還怕我幾個月掙不回來?而且正是知道可能要亂,才要趁著安穩的時候多賺些銀錢!”
趙大娘跟著點了點頭,“是這么個理兒!真要亂了也不怕,還有我家呢,我們娘兒倆能護著你們!”
院子里,宋知遠被他栓子哥打的拱手求饒,連忙求和休戰。
一大一小兩個孩子氣喘吁吁地跑進屋討水喝。
宋玉枝起身去了灶房,發現灶上并沒有熱水,后知后覺地發現周氏不在家。
周氏雖然不像過去似的一味悶在家了。
但平常出門也只是在附近串個門子,或者在巷子口的空地上做做針線。
黃昏前都會歸家。
今日這個時辰了,周氏卻還沒回來。
宋知遠說:“姐姐不用擔心,娘沒走遠,就在隔壁幫著趙家的大哥哥拾掇東西。剛我和栓子哥就在那兒玩呢!而且不只娘,張大嬸她們都在呢……”
還有幾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。也就是趙大娘母子搬到隔壁的日子。
周家父女日前已經收拾妥當,離開了豐州城,把地方騰了出來。
這幾日趙大娘就在忙著使人修葺屋子,宋玉枝三不五時能聽到隔壁砰砰的響動。
不過今日之前,趙大娘的兒子一直未過來,在忙著收拾村里的老屋子——
他們住的是村里的荒屋,雖然無主,但說來是村里的公有資產。
歸還的時候也得打掃修葺,才能讓同村和他們結怨的人沒處說嘴。
那邊地方更大,屋子更破敗,工作量比清水巷這邊大多了!
而且還能趁著在住在山邊上的時候多上山幾趟碰碰運氣。
今日他突然放下手頭的事情過來了,宋玉枝想著是趙大娘在幫自己的忙,沒工夫去弄新家的事宜,便讓他來代勞。
宋玉枝有些歉然地道:“是我占用您的時間了。說來我還未曾見過趙家大哥,我也去瞧瞧有沒有什么我幫得上忙的地方……”
話還沒說完,趙大娘立刻說不成!
宋玉枝奇怪地看過去,趙大娘搔了搔發紅的臉說:“你家知遠說了,隔壁好些個人呢,哪里就用到你了?今日你把新攤位租下了,后頭打掃一番,這兩日也該開張了,也就這兩天得閑了,還是在家待著吧。左右過兩日我們就搬過來了,早晚能見到的!”
宋玉枝一想也是,自己除了廚房里的那些活兒,別的都不是很會。去了也多半幫不上忙。
還不如把夕食燒的豐盛些,犒勞一下趙家母子!
想到之后,宋玉枝就沒提去隔壁了,進了灶房開始忙碌。
等她走了,趙大娘悄悄呼出一口長氣,然后眼神也止不住地往隔壁飄——
也不知道自家那傻兒子能不能得到未來丈母娘的青睞……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