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女連心,看著女兒清麗的小臉上浮現出了然又錯愕的神色,周氏也不再隱瞞什么,拉著女兒進了堂屋,說清了她和趙大娘的商量。
最后她拉著宋玉枝的手,語重心長地道:“娘不是要強逼你什么,只是朝廷的詔令已經下來了……趙家的那孩子我前兩日見過了,生的十分周正,干活也麻利,為人也正直,就是想著可以給他一個機會。你倆見一見,若合眼緣就多相處一二,相處得來再說結親。若不合適,反正只咱們兩家自己知道,不會壞了你的名聲。”
在眼下這個時代,周氏絕對是開明的家長了。
要擱別人家,旁的事務便也罷了,婚姻大事哪有由著子女來的?還分什么先相看后相處的?還不是長輩商量好什么就是什么?
要擱平時,為了安自家親娘因為催婚令而懸著的心,宋玉枝走個過場,相也就相了。
可趙大娘的兒子不成啊!
確實如周氏所說,趙大娘的為人毋庸置疑,又那么疼愛自己,就算這次相看不成,她也會把這樁事爛肚子里,絕對不會影響自己的名聲。
可恰恰就是因為她跟趙大娘格外投緣,又朝夕相處那么久,她早把趙大娘當成自家長輩,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!
甚至后頭的買賣營生,她都把趙大娘計劃在內。
兩家人往后又成了鄰居,要長久地住在一道。
相看不成,多少都會有些尷尬。
若是因為這樁事影響了和趙大娘的關系,讓兩家變得生分起來,哪怕只是一絲一毫的不自在……那才是宋玉枝不能接受的!
她立刻道明了心中擔憂。
見女兒拒絕的這般果斷,周氏并不勉強,只自責道:“今遭是娘魯莽了,竟是沒有你想的周全。”
“娘是周到人,今遭也是因那催婚令的變故,一時心急。”
兩人雖有緣做了母女,但到底是兩個時代的人,想法有些碰撞,再正常不過。宋玉枝當然不會怪她。
說來說去還是怪這詔令,就算要下,哪怕再晚個半年一年呢?
讓她再多掙點銀錢,自家親娘也不用急成這樣。
周氏緊蹙的眉頭仍然沒有松開,望著大門的方向,“現下如何是好?”
是啊,如何是好呢?
事情已經進行到了這一步,趙家母子馬上就要登門,現下拒絕相看,也好像是看不上趙大娘兒子的模樣。
不想要的尷尬一分不會少!
得立刻想個周全的、令人信服的理由出來,最好是把“錯處”都歸咎到自己身上。
電光火石之間,宋玉枝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!
趙大娘快步走到了巷子口。
沈遇正被前兩日見過的幾個大姑娘圍著說話。
為首的還是上次給沈遇遞帕子的潘家姑娘。
潘家家境很不錯,自家經營著幾個小鋪子,算是清水巷一帶都數得著的好人家。
美中不足的是潘家子息不豐,到了潘姑娘這一輩就她一個獨生女。
潘家人想給她招個上門女婿,延續香火,挑挑揀揀到了現下還未相中人家。
潘姑娘得家人寵愛,十六七的年紀,說不上多美貌,但皮膚白皙細嫩,身姿婀娜,曲線動人。
前頭她給沈遇遞帕子,沈遇沒接,潘姑娘心中也有些氣。
照理說這次再遇上了,也不該上趕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