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眾少年不滿的嘟囔聲中,宋玉枝問他們是要吃什么面?
現下她還要做午市,肯定得節省體力,刀削面就先不放入日常的點單了,就有拉面和手搟面。
骨湯拉面跟之前一樣,四文錢一碗,手搟面因為做起來方便,便便宜些,定價三文錢一碗。
少年們眼巴巴地看著為首的鏢頭。
那鏢頭還是以省錢為第一要義,道:“就要最便宜的。”
少年們又是一陣哀叫,有人還不好意思地說:“咱們把人家的桌子占完了,卻只點最便宜的東西吃,攤主姐姐該不高興了!”
“就是,人家肯定得嫌咱們人窮事兒多。”
鏢頭又呵斥了他們幾句,再看向宋玉枝的時候,神色也確實多了幾分尷尬。
宋玉枝自然不會嫌棄客人。
從前在后頭市口差的流動攤位,客人來一個少一個,甚至還會很長時間都不來人。所以要盡可能讓每個客人多消費。
現在換到了前頭的固定攤位,市口好了,客人一茬接一茬的來,客人點快捷便宜的東西,那也就走得早。后頭還有別的客人補上,總歸不會讓生意斷檔。
何況點什么吃食那是人家的自由。
她對著鏢頭回了個禮貌的微笑,洗了把手就開始揉面。
從前用小推車上的小鍋煮面條,鍋小,火力也不大,一次煮一二碗就是極限了。
現在用了固定攤位上的灶臺,火力更猛,而鍋子則是家里那口大鐵鍋,早上放推車上一道帶過來的。
宋玉枝把所有的面都搟好,而后一起下鍋煮。
小少年們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時候,坐在矮桌前還聊的熱火朝天。
轉頭看到面條下鍋了,他們又開始七嘴八舌地同宋玉枝攀談起來。
“攤主姐姐,你認一認我的臉,一會兒盛面條多給我盛一些。”
“去你的。攤主姐姐看我,我長得最高最壯,多給我盛才對!”
旁邊的人啐他,“人家攤主姐姐看著也就十六七,我們這些小的叫一聲‘姐姐’正合適,你都十八了還跟著我們喊?”
眾人笑鬧成一片,聲音大的簡直要把木頭屋頂掀翻。
那鏢頭越發不好意思了,半大孩子的話糙理不糙,他們一行人把人家小娘子的攤子上的座位全占滿了,點的又是最便宜、沒什么賺頭的吃食,還饒了兩碟子小菜。現下又鬧成這樣,委實是很容易惹人厭煩。
宋玉枝還是笑瞇瞇的。
吃食生意素來是不怕熱鬧只怕冷清,攤子店鋪里頭人一多一熱鬧,路過的客人都會忍不住駐足,然后少不得上來問問這是賣什么?
果然,很快小攤子外就多了好些個好奇的客人。
攤子里頭坐滿了,并不能夠再進人,但前頭包子和鹵下水夾饃卻是好拿方便的。
也不用宋玉枝再兩頭忙,趙大娘和周氏兩人應對綽綽有余。
光她搟面的工夫就賣出去了十幾個包子夾饃。
很快,鍋里的面條煮好了,骨湯香味四溢。
在少年們帶著殷切期盼的眼神中,宋玉枝開始盛面條。
不過注定要讓他們“失望”了,宋玉枝手里的準頭令人嘆為觀止,每碗面幾乎都是完全一致的分量。
當然了,事先說好的要多給他們一些面,所以每碗都裝的滿滿當當。
接著宋玉枝切了一顆酸菜,撈出一些酸蘿卜片,分成三份,裝進三個小碗,一并送到了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