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隔壁的熟客還大聲問道:“胖嬸,你家的海鮮之前不都是五六十文一道嗎?怎么今日賣的這般便宜?”
隔壁那胖嬸對著宋玉枝的時候那是尖酸刻薄、沒事找事,對著客人那是換了一副面孔,和善又爽朗地答道:“托大伙兒的福,我們老夫妻兩個過去這些年買賣做的不錯,年頭上給我家兒子買了條小漁船。現下他不用在船老大手底下討生活,自己就捕了自己賣,多的就送我們攤子上來……今兒個賣的是我兒子第一次自己出海捕回來的東西,我也難得高興,就便宜做給大伙兒吃。”
“胖嬸真厚道,該你家發達!我先來一只饅頭蟹。”
“那我要木瓜螺!”
“別搶別搶,讓我挑挑!”
隔壁熱鬧的宛若菜市口,宋玉枝跟前的客人哪里還坐得住?
這邊二三十文錢還只能吃普通肥腸、草魚之類的東西,隔壁多加十文、二十文的卻能吃現殺現做的上號海鮮!
傻子也知道怎么選!
“對不住了小娘子,我不在你這兒吃了。”那客人說著就急匆匆的站起身,唯恐趕不上隔壁的好事兒。
但他還算厚道,想著自己把人家的小菜吃完了,還付了一個銅板,讓宋玉枝不至于虧錢。
之后,兩家午市的境遇徹底調換,隔壁門庭若市,而宋玉枝這兒則門可羅雀。
足足兩三刻鐘,她攤子上一個客人都沒有,大多都是才經過隔壁就站住了腳!偶爾有過來這邊的,知道了價格也并不往里進。
“這隔壁的可真是……是真趕上了她口中的好日子,還是知道了咱家的定價,特地給咱家找不痛快?”趙大娘沒好氣地隔空啐了一口,蹙著眉詢問宋玉枝說:“咱們要不要降一降價?”
四十文錢一道的海鮮固然便宜,但那是相比平時的五六十文錢的來說的。
手頭沒那么寬裕的普通百姓,不年不節的可不會掏那么多銀錢吃一道菜,還是會選擇平價吃食。
但是宋玉枝想了想,還是搖頭拒絕了這個提議。
誠然,她的家常小炒如果降個幾文錢,就跟隔壁就完全不是一個賽道了。
但她就是為了多掙一些銀錢來應對日常的開支,才精心準備的午市。
像酸菜魚這種菜,她滿打滿算也就掙個十幾文錢。這還是托了魚價降了的福。
要避開和隔壁的紛爭,那起碼得降個五文、甚至十文錢。
那么利潤是真的不剩多少了。
隔壁也說了,她家的海鮮是自己捕的,那等于是不要本錢,宋玉枝攤子上的食材可都是真金白銀買的,打普通的價格戰怎么可能贏?
她降了,隔壁也能找借口再降!
而且人爭一口氣,佛爭一炷香。
隔壁再三挑釁,她把價格降了,就真的成了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了!
沉吟半晌,宋玉枝說:“我們不降炒菜的價,但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。我有個辦法……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