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宋玉枝的小攤檔上就過來了午間第一個客人。
那客人似乎是懷著什么心事,也沒仔細看就往里進,坐下了就道:“餓死我了,快來一個大碗餛飩,多放醋!”
喊完,他才發現這小攤子上的布置不同了,桌椅板凳還是從前陳舊的桌椅板凳,卻被洗刷了干凈徹底,再不見那些油污,只剩下木頭本來的顏色。
再抬頭一瞧,連攤子上的人都變了!
他搔了搔頭納悶道:“才個把月不來而已,我走錯了?這里不是古家的攤子嗎?”
宋玉枝笑著應道:“這里從前確實是古家叔嬸在做。不過年后頂給了我家。”
宋玉枝自然不會輕易“放過”這個古家昔日的熟客,便一邊打開裝酸菜和酸蘿卜的小甕,一邊道:“相逢即是緣,今日又是我家第一日開業,客官既然來了,要不要嘗嘗我的手藝?我額外送客官兩碟子小菜。”
宋玉枝和周氏都在旁邊,趙大娘長得不夠親和力,就很自覺地沒靠的太近。
母女倆的模樣都十分出挑,而是盡管穿的樸素,但看著就齊齊整整、干干凈凈的,讓人十分有好感。
加上那客人吃餛飩都要多放醋,顯然就是愛吃酸口的人,宋玉枝的小菜正好完全對他胃口!
“那先把小菜上了,”他便坐著沒動,詢問說:“小娘子跟我介紹一下,你家都有什么好吃的?”
宋玉枝手腳伶俐地給對方舀出兩碟子小菜,并上筷子放到桌上。
“客官看木板上的菜單,我們攤子上有酸菜肥腸、酸菜魚、香椿炒雞蛋、小海鮮雜燴、春筍炒肉、腌篤鮮這些,價格也都寫在上頭了。絕對的明碼標價,客官看著點就行。主食方面有米飯,也有面條。”
那客人確實餓得狠了,一邊聽著介紹,一邊就先動筷子吃小菜。
他先嘗了酸菜,驚訝地發現這酸菜比一般人家自己腌的更香更入味兒,而且不只酸味,而是酸辣爽脆,又鮮又香,讓人胃口大開!
現下要是給他一碗米飯,他都能就著這么一小碟子酸菜吃下一碗!
終歸這小菜是白送的,那客人倒是未提只要一碗米飯的要求,只是道:“酸菜還能燒魚,還能燒肥腸?那兩種東西味兒不都很大嗎,配在一起會好吃不?多少銀錢?”
這客人顯然是不愛看文字,愛用嘴巴打聽的。
當然也可能是對方并不識字,畢竟古代可沒有義務教育,讀書跟燒錢差不多,百姓里的白丁太普遍了。
宋玉枝并不嫌煩,還是笑瞇瞇地回答:“能啊,不只能,滋味還很好呢。酸菜魚一盆就是一整條草魚,三十文錢。酸菜肥腸便宜一些,二十文錢。”
二三十文錢一道菜絕對不便宜,夠普通百姓家吃好幾頓了。
如果是還在流動攤位上,宋玉枝敢這么定價,保管客人掉頭就走!
但在固定攤位上稍微好些,畢竟都知道這邊租子貴,而且一般也只有手藝過硬的人家敢在固定攤位上做買賣。
那客人想了半晌,說:“那就我就來一份……”
也就在這時,隔壁的攤檔上傳來一聲吆喝:“上好的木瓜螺、大黃魚、饅頭蟹、大海蝦……好吃清蒸海鮮誒!便宜賣,便宜賣!四十文,全部四十文,不好吃不要錢!”
那客人被這響亮的吆喝聲打斷了思路,眼神也不由自主地看向隔壁。
同樣被吸引注意力的還有其他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