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晨間雖有昨日的回頭客來幫襯,略差了一些,但早市結束前,小攤上的包子和夾饃也賣了個干凈,手搟面賣的稍微差一些,只有五六碗。
又到了準備午市的時候。
家里的大白菜還有不少,所以宋玉枝沒準備換這個,但可以換一個燒法。
還是用切成薄片的五花肉和大白菜一道炒了,再擱醬油和一點點干辣椒增香,燉上一程子,軟爛入味,不柴不膩,湯汁還香味醇厚,下飯的很!
春筍的話,宋玉枝倒是沒囤,但是現下實在當季,住在山邊上的村民都去挖了來賣。
價格都快趕上去歲冬天的大白菜了,宋玉枝就還買了,同樣換了燒法,這次做油燜筍。
新鮮春筍還是得先焯水,然后如果翻炒,最后加入一點黃酒燜煮收汁。醬汁香濃,爽脆鮮嫩,很有春日特色。
這兩道菜的食材都沒換,這第三道菜就得變上一變了。
宋玉枝昨日在碼頭上看到了人賣菌子,她買了好大一筐平菇,也才十幾文錢。
第三發道菜就做平菇炒蛋。
紫菜蛋花湯湯倒是不用急著換,畢竟只是客人飯后溜溜縫兒的,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花那一文錢喝湯。
昨日收工之后,趙大娘幫著送了推車之后,看時辰還早就又回了碼頭一趟,去到礁石上用手從巖石上搓下來不少,足夠今日燒湯的。連買紫菜的銀錢都省了!
總體來說,今日的蓋澆飯和昨日一樣,還是有肉有菜又有湯。
小炒那些則沒怎么變,只把菜單稍微精簡了一番,撤掉了幾道菜。
小攤子上就一個灶眼,宋玉枝先做需要燉煮的五花肉溜白菜,再做其他兩道,最后把湯燒上。
她這邊還未忙完,隔壁胖嬸家開始吆喝了。
和昨天一樣,她家今日的海鮮還是賣四十文一道,也不知道是前一日的海鮮沒賣完,還是她家兒子又收獲頗豐。
兩家差不多時候開始有客人,不過因為雙方的客戶群并不怎么重疊,互不影響。
午市過半的時候,那晨間跟宋玉枝說好的苦力也過了來,看攤子上人多,他干脆沒在攤子上吃,連帶著他自己的份兒,一共要了三份外帶。
宋玉枝前頭特地抽空買了幾個竹籃子,跟蓋碗一樣,這籃子也是可以退回來的。
三份蓋飯確實不好拿,那苦力也沒說什么,額外多付了幾文錢。
其他客人看他這么買飯,自然也得問起來這是怎么弄的?
宋玉枝同樣解釋了一遍。
果然,和那苦力有同樣需求的客人不少,有些是今日進城趕集第一次吃到這么好吃的飯菜,也想給家里人捎帶一份,有些則是帶著孩子過來的,結果剛付完銀錢拿到蓋澆飯,孩子就吵著要走,怎么勸都不聽……還有的則是急著趕路的,干脆買上一份去船上吃,反正多給兩文錢能得一個樣式特殊的碗,在外趕路的時候比一般碗還得用些!
總之,起了這個頭之后,宋玉枝又多賣出去好幾份外賣。
到了午市結束,宋玉枝今日賣出去了七十多份蓋澆飯,五十多碗湯,七八份小炒。
沒比前一日賺的少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