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輩子宋玉枝經常在網上看到人調侃,說中式菜名很具有“欺騙性”——
老婆餅里沒有老婆,驢打滾里沒有驢,魚香肉絲里也沒有魚!
是以一聽到那行會代表刻意刁難人的要求,宋玉枝立刻就想到了魚香肉絲這道菜。
相傳魚香肉絲是由民國時期的一位川菜大廚所創,宋玉枝穿越的這個大楚朝并沒有這道菜。
那行會代表以為提這樣一個要求就能讓宋玉枝知難而退,哪里想到宋玉枝這現代人的見識遠非他可以想象的?!
宋玉枝應承下來了,他這下子還真是不好徑自走了,而且是人就有好奇心,他將信將疑地站住腳,問說:“真的假的?這你也能做?”
這會子說什么都是虛的,宋玉枝鎮定自若地微微頷首,而后便對著趙大娘耳語了幾句。
趙大娘快步從攤檔上離開后,宋玉枝拿出事先多準備的一塊梅花肉。
梅花肉即豬的上肩肉,上頭瘦肉為主,但也會有很少的肥肉絲縱橫交錯,只要燒制得當,梅花肉會比其他部位的肉更嫩更香,同時還一點也不油膩。
用來做魚香肉絲最好不過。
案板上一陣輕響過后,宋玉枝把梅花肉切成粗細均勻的肉絲,用鹽、黃酒和白胡椒粉、淀粉上漿,開始腌制。
一刻鐘左右,肉絲腌制好了,宋玉枝切好了木耳絲和春筍絲,腳程快的趙大娘也從外頭回了來。
“這甘荀也太貴了,這么一小根居然要十文錢!”
說著話,趙大娘就把手里的東西擱在了灶臺上。
她口中的甘荀就是胡蘿卜,正宗的魚香肉絲離不開這個。
胡蘿卜雖然是外來品種,但傳入中土的時間很早,到了眼下已經成為了一種挺常見的食材,但卻并不算走進千家萬戶。
它價格可不便宜!
很多普通百姓都是光知道有這么個東西,而沒嘗過它的味道,更想不到變著花樣來烹飪它了。
宋玉枝近來常在碼頭上買菜,上次看到有菜農在賣這個還挺驚訝。
畢竟北方的胡蘿卜一般是夏秋以后,甚至冬季才成熟,現代大棚技術成熟,才可以一年四季都吃到。
古代沒有那種技術,這會兒才春天,怎么就有了?
當時她還跟菜農打聽了一番,得知他們村子附近的有個山洞,里頭溫度比外頭高,跟天然大棚似的,這才能種出這樣反季的蔬菜。
物以稀為貴,時下的胡蘿卜越發不便宜,一根十文錢,都不到半斤。
宋玉枝讓趙大娘趕緊歇著去,而后她把胡蘿卜同樣洗凈切絲。
各色配菜都準備好了,宋玉枝在鍋中加油,炒香蔥姜蒜,加入腌制好的肉絲,把肉絲炒到變色,再加入洗凈切好的胡蘿卜絲、黑木耳絲和春筍絲等接著翻炒。
同時,宋玉枝另一只手開始調制魚香汁。
攤檔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按著她的習慣擺的,她甚至都不用分神去細看,一伸手就知道自己拿到了什么調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