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今日讓趙大娘撞見買了那么些甘荀,她家的主菜自然是魚香肉絲。
只是同樣的菜,不同的廚子做出來那完全是不同的。
前頭宋玉枝做的那是各色顏色的食材交錯,加上濃稠的湯汁,光是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。
李娘子的刀工一般,她切出來的肉絲、筍絲、木耳絲等都是粗細不一,炒出來之后看著就亂糟糟的。
刀工是一個廚師的基本功,宋玉枝這樣上輩子被眾人稱為廚藝天才的,都老老實實當了一兩年的切墩兒。
那一兩年的時間她真是菜刀不離手,練到了“走火入魔”的時候,看到啥都想切上兩刀。
是以現下光掃了一眼那魚香肉絲的賣相,宋玉枝便知道李娘子的廚藝上還欠一些火候,飯菜本身上怕是連五六分都模仿不到。
而且李娘子也不算多細心,不只是沒模仿到她在碗上的小巧思,給人外帶的時候,也沒用油紙把飯包起來。
油紙雖然也要銀錢,無形中上漲了成本。
但在宋玉枝看來,這一步驟還是十分要緊的,沒有這個步驟絕對影響外帶飯食的口感!
足可見那李娘子在飯食本質上沒模仿明白的。
她還真沒看走眼——
兩個書生開動起來之后,那個姓張的書生是越吃越香,還不忘地對另一個書生道:“賢弟聽來的消息不假,小娘子家的飯食是真好吃!難怪小娘子家的生意這么好,午間那個時候就大排長龍!”
而另一個書生則沒那么高興了,他買到的蓋澆飯倒是稱不上難吃,那魚香肉絲更是十分新鮮的酸甜口味。
這個季節的甘荀更是稀罕物,他本來也吃著挺好的。
但吃了幾口就發現,這魚香肉絲完全是個噱頭,不止半點沒有什么所謂的魚香,而且里頭的甘荀還處理的很不好,粗細不同都不算什么了,甚至還有股子難以忽視的甜腥味。
他因為李娘子家便宜才買的這蓋澆飯,現下為了付出去的八文錢,覺得口味不好也只能硬著頭皮吃。
結果再往下一扒拉,那魚香肉絲的酸甜湯汁把米飯全部都泡爛了,黏黏答答地吃著人直犯惡心!
碗里其他配菜更別說了,那是全部被那酸甜湯汁蓋住了味道,要是不仔細分辨分辨,吃進嘴里的是啥都不知道。
再對比旁邊張書生那吃美了的勁兒,本就完全稱不上美味的飯菜那更是難以下咽!
到底是經年的好友,張書生發覺了他復雜痛苦的神色,也沒再說什么,反而很大方地從自己碗里撥了一點菜給他。
當然了,他蓋澆飯上最好吃、量也最少的回鍋肉已經叫他吃完了,再不夠分的,分的是下頭的兩個配菜,油爆春筍和豬油渣燉白菜。
濃油赤醬的春筍入口脆嫩,越嚼越香。豬油渣燉白菜里頭,油渣的味道香而不膩,白菜清淡鮮甜還帶著肉香……光是兩個配菜,就高下立判,把那碗魚香肉絲比的啥都不是了!
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,誠不欺他啊!
那書生對友人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,一邊后悔不迭,一邊總算是把那李娘子家的蓋澆飯給吃完了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