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清楚之后,趙大娘當即就要沉下臉來說什么,宋玉枝扯了扯她的衣袖,給她使了個眼色。
顧及到客人在場,趙大娘這才把到嘴的話咽回了肚子里,說自個兒去外頭散散。
兩個書生都是老實人,二人對視一眼之后,都是面色通紅,支吾著再說不出一句話。
宋玉枝不以為意地笑了笑,先說不礙事的,又語氣柔和地道:“兩位客官不必這般,雖然我確實為二位留了飯。但現下天氣不算太熱,飯食還放的住。我帶回去當夕食也是可以的。”
她越是這般和氣,兩個書生越發是無地自容。
那張書生道:“小娘子這話折煞我也,這樣,剛我賢弟確實是在別處買了飯食,但我沒買。不知道小娘子現下還愿不愿意把蓋澆飯賣于我……”
宋玉枝是真沒把這種小事放在心上,笑著頷首,請了兩人進去。
把一份在灶上溫著的蓋澆飯端上桌,宋玉枝余光掃到另一個書生籃子里放著一個和自家差不多的帶蓋碗,她便接著道:“客官把蓋澆飯打包了?”
那書生臊著臉說是,“剛那邊人還多著,我擠不進去落座,就買了外帶。”
那李娘子還真是“用心”了!
宋玉枝眉眼不動地在心里感嘆了一句,“飯食冷了傷胃,可要我幫客官熱一熱?”
“不不不,這哪兒好意思!”那書生真是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鉆了,耳根子都燒起來了,“我才買不久,這還熱著呢。小娘子能借我個地方把飯食用了,我就很感謝了。”
說來宋玉枝也沒熱情和善到這份上,非要讓客人在自家攤檔上吃別家買來的吃食。
只是她也想知道那李娘子在飯菜本身上抄到了什么程度。
如果不是恰好遇到了這買了李娘子家蓋澆飯的書生,她還得舍出八文錢去買一份來對比。
現下借個地方給那書生用飯,那八文錢也就省下來了。
宋玉枝沒有影響客人用飯的習慣,說完話就退到了一邊。
兩個書生一大早過來碼頭踏青賞景,先在宋玉枝這兒排了好一會兒的隊,后頭又在周圍走過一圈,折騰到現下那都是饑腸轆轆。
加上兩人也確實好奇兩家蓋澆飯有何不同,便并未再說什么,當即開動起來。
從“包裝”上看,他們二人手里的蓋澆飯幾乎可以說是別無二致,都是一個大碗,配上一個尺寸正好的大碗。
但若是細心觀察的話,就能發現宋玉枝這兒的碗是經過她精心挑選的,碗底厚了許多,就算剛從灶上取過來的,也不會燙手。李娘子家的碗則就是普通的薄底碗。
而等到蓋子揭開,里頭的菜色就更是完全不同了。
宋玉枝這兒的主菜是她前不久才做過的回鍋肉,考慮到成本問題,肉片給的并不多,都是又寬又長的薄片,爆炒之后微微卷曲,晶瑩剔透。
即便是后頭溫在灶上的,色香味上頭那也沒有損失絲毫,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!
反觀李娘子家售賣的蓋澆飯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