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上下曾經也刮起過一股馴獸風,連宋家老太爺當年都在家里豢養過珍奇異獸。
當然了,宋老太爺是沒有那份馴獸的本事的,后來他買來的那只雪虎差點在家里傷人,把原身嚇得不輕。
沈遇之前就透出過他家早先是京城人士,趙大娘又那么會養家禽,會一些簡單的馴獸本事也就正常了。
宋玉枝便沒多問,說自己都記下了。
沈遇看出宋玉枝對小猞猁的喜歡,在自己跟前,宋玉枝多半是放不開和小猞猁玩的,左右兩家就隔壁住著,他也時常能看顧這小東西,便也沒多說什么。
宋玉枝抱著小猞猁提出告辭。
沈遇幫著把野菜和菌子送到隔壁,另外他砍來那么兩大捆柴,其中一捆就是給宋家準備的。
宋玉枝柴炭方面確實用量大,日常買柴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
已經收了那么些東西,后頭肯定得再回禮的,宋玉枝就也不再在這上頭推辭。
天黑之前,宋知遠和張栓子玩耍結束回來了。
兩人剛走到附近,就聽到了小猞猁又軟又尖的叫聲。
這下子栓子也不急著回家了,跟著宋知遠過來串門。
“娘,姐姐,是不是接貓回家了?”宋知遠說著話就看到了小毛團子,他登時歡呼一聲,拉著栓子就圍了上來。
“不是貓。”宋玉枝簡單同他解釋了一下小猞猁的來歷。
“沈大哥真厲害,我就隨口提了一句,他居然就記在了心上。姐姐,這個猞猁是不是比貓還厲害?”
宋玉枝笑著說是。
往常天黑的時候,周圍那群野貓就該不老實了。
今日小毛團子來了,或獨是聞到了野獸的氣息,自家小院周圍還安安靜靜的。
宋玉枝把沈遇教過她的那些再教給弟弟,再讓他也給小猞猁喂了一次肉干。
張栓子看的眼睛都直了,但張屠戶和張大嬸家教嚴,他雖然也很稀罕這小猞猁,卻知道站的遠一些,也不伸手。
小猞猁養在家里,肯定得搞好左鄰右舍的關系,讓張家人也知道這小東西精乖的很,并不會傷人,這才能放心,宋玉枝就也喊栓子一道過來逗弄它。
一大兩小玩起來就不記得時辰,宋玉枝都忘記了還得燒夕食。
要擱別人家,宋玉枝這樣眼瞅著就要十七歲的大姑娘,跟宋知遠他們這樣的半大小子玩成一團,大人見了肯定會直皺眉,甚至還要說嘴兩句。
周氏看了,卻是眉開眼笑,發自內心的高興——
自家女兒從小缺了一竅,渾渾噩噩的過活。
好不容易開了竅,家里卻已經成了那種境遇。女兒不得不成長起來,承擔了一家之主的責任,比她這當娘的還老成持重。
現下宋玉枝這么鮮活孩子氣的模樣,周氏還從未瞧過,瞧不夠似的!
她笑著拿著銀錢出了門,趕在附近攤檔關門之前買了一只醬雞,讓攤主幫忙切成兩半。
一半送到隔壁趙家,一半留給自家,回頭各自燒個菜湯,兩家的夕食便都不用折騰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