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對幾個小子印象都不錯,便都答應下來。
狗蛋她娘前頭挨了眾人一頓說,正覺得有些下不來臺,做了好半天心理建設,才準備重新給自家兒子報名。
卻看宋玉枝已經一邊往門邊去,一邊道:“那就先這么定下,嬸子們跟孩子們知會一聲。若是都沒有異議,明日辰時,就讓他們去碼頭尋我。”
說來倒不是宋玉枝真將那一兩句埋怨放在心上了,畢竟當娘的寶貝自家孩子從來不是啥錯處。
而是方才經過統計,粗粗一算,已經正好十人了。
她前頭又沒說假話,小攤檔上是真不用那么多人手。
往后大家還得天長日久地當街坊,未免狗蛋他娘提出來,她再當面拒絕,把場面鬧得難看。
宋玉枝自然就立刻提出告辭。
其他人也多少知道她的想法,便也不挽留什么,狗蛋他娘還沒來得及再張嘴,張大嬸就已經把宋玉枝送出了門。
這天黃昏時分,一眾孩子各自歸家。
聽說自家娘親幫著接了差事,而且是給宋家攤檔上做工,孩子們都給高興的不成!
當然了,作為家長,即便是最放心的張大嬸,少不得也要叮囑他們幾句,說給人幫工,做活兒固然重要。但萬事不及自身安危,若情況真有不對,就去找巡邏的差役,或者直接返回攤檔。
年紀稍長、懂事一些沉穩的孩子,如張栓子他兩個哥哥,高興歸高興,也知道應承說自己聽進去了,好讓父母放心。
而張栓子這樣遠近出名的小吃貨,則根本聽不進家里大人說啥,已經開始計劃明天的工作餐,說:“下午我在宋姐姐的攤檔上看到了涼粉,綠油油的,晶瑩剔透,看著就解暑好吃!只是不好意思白吃人家的,我才假裝沒看到!明天我不喝綠豆湯了,我要吃那個涼粉!”
讓張大嬸聽見了,自然是一陣好笑,敲了他一個爆栗子。
有人歡喜就有人愁。
那狗蛋還不知道自己錯失了一份差事,等第二日起身,他發現一眾小伙伴居然一大早就出家門了,只把他一個人給落下了,才從他娘吞吞吐吐的敘述里,知道了這么一樁事,在家里哭了個天昏地暗。
前一日跟張大嬸她們說好之后,宋玉枝就回家歇著了。
第二日她稍微起早了一些,多做了一些包子,順帶叮囑幫忙燒火的宋知遠兩句,讓他負責督導幾個孩子。
晨光熹微的時候,一家子照常出門,前往碼頭開攤。
辰時之前,一眾半大小子就一起到達了碼頭。
宋玉枝抽了半個時辰的工夫,給小子們臨時培訓了一番。
她是真沒瞧錯人,這幾個小子個個都是膽大機靈又會來事兒的。
連張栓子都表現的格外認真,沒有半點糊弄的意思。
后頭到了日頭升空的時候,宋玉枝給眾人分了組,讓他們兩人一組,齊齊出動,開始上工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