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出聲響的正是那沒招攬到任何客人的小組成員,這下子便越發不好意思了,臊紅了臉站起身說自個兒想回家了。
“才這會子,回什么家呀?”宋玉枝對他安撫性地笑了笑,“我之前跟你們的娘說好的,下午晌一道把你們送回家的。你這要是提前自個兒走了,回頭你娘可饒不了我。”
一句輕聲細氣的玩笑過后,宋玉枝讓弟弟把給眾人準備的吃食端上了桌。
雖然之前宋玉枝只說了提供一頓涼粉或者湯水,但晨間她特地多做了一些包子,正好拿來給他們當午飯。
“吃吧。吃完這個再吃別的。”宋玉枝催著小子們開動,又說:“這是今早包的,再放幾個時辰就不新鮮了,不吃也會浪費掉。”
這話一說,小子們便也不客氣了,道了謝之后就拿起包子啃了起來。
古代很多人家通常都只吃早晚兩餐,只有富裕一些的,或者是在外做活的,才會按著三餐來吃。
清水巷一帶的人家雖然都小有余錢,但也只有往常家里進項好的時候,會特特做一頓午飯。
近來夏熱,婦人們輕易不愿進灶房,且做出來的飯食也容易壞,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近來中午都不吃什么東西,亦或者是隨便吃個饅頭、饃饃之類的對付一頓。
宋玉枝的包子出了名的美味,翻熱過后也沒怎么走味,小子們自然不會嫌棄,一個兩個吃得停不下來。
不過他們都知道這包子是宋玉枝額外給的,所以最多吃上兩個,有了七八分飽腹感,他們也知道停手了。
后頭宋玉枝詢問他們要喝綠豆湯還是涼粉,再按著他們的口味一人弄上一碗。
小子們就真是吃了個肚兒圓了,夸張一些的張栓子,甚至捧著肚子直嘆氣。
下午晌,小攤檔上還得賣一陣子湯水和涼粉,賣完才能收攤。
“都玩去吧。一個時辰后回來碰頭,咱們一道回家。”
宋玉枝好笑地把他們“趕”走,并不讓他們幫著收拾,畢竟這個小子再過幾年,都得當大人用了,指不定能再來這種盛會玩鬧幾次。
有個小子卻沒立刻起身,而是跟在宋玉枝身后,小聲詢問道:“宋姐姐,我不想去玩,我可以接著幫你賣湯水嗎?我提著木桶去河沿上賣,中午我看到好些人在那里賣茶水來著,買的人可多了!”
說話的正是之前沒招攬到客人,提出要早點回家的小子。
怕宋玉枝不同意,他說完又接著道:“我不要工錢了,我就是……”
就是怪不好意思的。
來了碼頭半天,啥事兒也沒干成,還在宋玉枝這兒又吃又喝的。
明明開飯前,他還想著只吃一個包子就不吃了,無奈宋玉枝的包子太可口了,他反應過來的時候,都已經吃上第二個了。
再不幫忙做點什么,他晚上都得虧心得睡不著覺!
“你小子太雞賊了!”張栓子本來已經準備去玩了,聽到他的話立刻站住了腳,“有這么好的想法,你居然不早說!”
“就是!宋姐姐也給我裝一桶,我也要幫忙!”
小子們說干就干,很快小攤檔上絕大部分湯水,就被他們“刮分”了走了大半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