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攤販們則也不會是只在背后說些小話,多半是真的要推翻和他們合作的約定了。
那耳報神就是忍不住擔心,端午過后,宋玉枝還會再出些別的花招。
宋家攤檔這“筏子”若是不在了,其他攤主都不是傻子,可不會像現在這般好拿捏了!
但耳報神察覺到李貴不耐煩聽這些,又覺得李貴的話沒錯,一個女子能翻起什么風浪呢?
便沒接著往下說了。
說回宋玉枝這里。
她當然早就知道請半大小子們做工不是長久之計。
一來是端午過后,碼頭又要恢復之前冷清蕭條那副光景。
縱然張栓子和鐵牛他們再有本事,那也拉不來多少客人。
二則那會兒碼頭的治安又會恢復從前,張大嬸他們必然不會放心讓自家孩子,跟閑漢們對著干的。
所以這天結束營業后,宋玉枝就按部就班地展開了原計劃的第二步。
開小會的時候,結算完工錢,宋玉枝主動問起這次有希望獲得頭名的龍舟隊有哪些?
半大小子們已經在碼頭上待了三日,每一場操練比試都沒落下,看到現下,便是再不懂行的,都能說出些門道來了。
“我覺得是孔叔他們。”張栓子第一個回答。
他口中的孔叔就是化人廠的舵手。
“不是我跟孔叔相熟,就幫他說話。是近日的比試,他家贏下了好幾場。我覺得他們贏面很大!”
“還有衙門里頭差役那隊,”另一個小子說,“他們前頭也常贏。只是這兩天他們的舵手病了,才落后了一些。聽說這兩日就快調養好了。”
小子們有理有據地討論起來。
宋知遠輕輕拉了拉宋玉枝的衣袖。
宋玉枝附耳過去,就聽到自家弟弟輕聲細氣地詢問:“姐姐,你是不是要去押注啊?你準備押誰?”
有盛大比試的地方,自然有人開盤口。
要不然碼頭上怎么會聚集那么些看客呢?
不全都是去瞧熱鬧的,還有好些人是去做“功課”的,只等著端午那日,押準了隊伍,把銀錢翻上幾倍,甚至幾十倍!
“姐姐不是要賭錢!”看著小管家公臉上不贊同的神色,宋玉枝好笑地解釋,“不過也算是一種押注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