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貴這幾天也沒閑著,他專心琢磨禮物去了。
在他看來,女子都是耳根子軟,心眼又小,成不了什么大事的!
宋玉枝顯然已經被他一番好話給說服打動了,不過是因為還記恨前頭的齟齬,看不上他送上的禮物。
這才說需要三日時間考慮。
他這次直接就把禮物的檔次升級了,換成了顏色鮮艷的綢緞布料、京城那邊時興的貴價胭脂,另外還有一套品質上乘的筆墨紙硯。
三樣東西,直接掏空了李貴的家底,順帶把他前段時間靠著壟斷跑腿營生,賺來的抽成,也全都搭了進去。
布料和胭脂都合宋玉枝母女兩人用,文房四寶則送給宋知遠的。
不論怎么看,這一套禮都是既有面子,又有里子,便是送去給豐州城里小官家的女眷和孩子,都不會跌份兒了!
他還是帶著那耳報神一道過去的。
過去的路上,李貴就忍不住嘚瑟,把三樣東西展示給耳報神瞧。
見他一個大男人都瞧得挪不開眼,李貴就越發志得意滿,覺得自己準備得充分!
別說三日前宋玉枝態度已經松動,就算是她還跟頑石似的,看到這樣的好東西,都得當場表演一個頑石點頭!
“貴哥,這女人用的胭脂我不懂行。但是這料子、這筆墨硯臺……看著就得值好多錢。你這本,會不會下的太重了些?”
李貴“砰”一聲把盒子合上,都不放心讓耳報神沾手,親自抱著三個盒子,沒好氣兒地道:“你懂個球?沒聽過一句話,叫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?真要能和那小娘皮達成合作,這點東西算啥啊!”
前頭李貴和宋玉枝談的,幫著往城里銷一份蓋澆飯,就抽成一文錢。
宋玉枝六月里就要進城開店了,聽著好像這合作也沒多少天,賺不了多少銀錢。
但李貴另外心里還有一個小算盤。
他只答應了就算賣不出去,也不會找宋玉枝掰扯退貨。
可沒保證說他不做點旁的什么!
宋玉枝做出來的飯食不止可口,份量還大,一碗下去,就算是勞作了一整日的苦力都能吃飽。
但城里人又沒有那么大的工作量,尤其是他準備銷往的富戶人家,那一個個的更是大肚便便,腦滿腸肥。
給他們吃那么飽作甚?
不說一份分作兩碗,兩碗分成三碗,保管他們察覺不出什么。
亦或者是他直接跟宋玉枝拿飯菜,說自個兒分裝,然后另外讓人炒些個便宜的菜,混在宋玉枝炒的菜里,攙和攙和……每賣出去一份哪里會掙一文錢?掙個三四文都算少的呢!
還有,李貴還想著他也熬點什么湯水水水,搭配著飯食來賣。
對外宣稱就也是從宋玉枝這里進的貨,賣個兩三文錢一份。
也甭管滋味好不好,只要吃不壞人就行!
反正壞的也是宋記的招牌,跟他這么個姓李的有啥干系呢?
這種類似的賺錢法子,他三天就能想出來好幾個,后頭小半個月里,還能邊干邊想,保管把這重禮的錢雙倍掙回來!
耳報神素來信服他腦子活絡,便也沒反駁什么,只是猶豫道:“要是沒談成,這禮再轉手回去,不得折進去好些銀錢……”
城里的鋪子可不是慈幼局,歷來都是東西出門,概不退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