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會兒陸捕頭正跟一眾捕快差役在伙房用飯。
嚴廚子把霍知州的話帶到,陸捕頭沒多說什么,只掃了一眾在碼頭當差的下屬一眼,說自個兒知道了。
也就是這晚之后,事情朝著宋玉枝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了——
因霍知州對城內商業看重,鮮少有人敢那么堂而皇之的冒用別家的招牌,售假販假。
都不要人提,大伙兒心里都有數的很。那些個閑漢必然是往上打點過,有保護傘在,不然哪兒有那種膽子?
這種事兒說來再尋常不過,哪怕是陸捕頭,也不敢說自己當差這么多年,沒收過半點好處。
但錯就錯在,不該什么人的好處都收,惹出爛攤子,連霍知州都驚動了。
當天晚上,那些收了李貴好處、早就對他心生不滿的官差,就立刻把他前頭送的東西都給打包了,找到李貴的住處,不由分說地一股腦兒都塞還給他,還嚴令他一年半載內,不許在碼頭和城里出入!
不然他們見他一次,就收拾他一次!
可憐那李貴,白日里才被當成過街老鼠一般,攆了好幾條街,僥幸逃脫。
還損失了二百來個蓋碗,和他身上最后一點活錢購置來的飯食。
驚魂未定之際,晚間又被一群官差沖到家里,嚇得以為是官府來拿自己問罪,差點當場就尿了褲子!
官差也把禮都給他退了回去,但和李貴給宋玉枝準備的那幾份厚禮一樣,那些個東西不好直接退給商戶,只能重新變賣,平白又損失了一大筆。
而變賣之后剩下的銀錢,他則還得另外賠付車行好一筆。
雖然經過他打聽,宋玉枝并沒有眛下他的東西,全都掛到衙門的失物處了。
但去認領就等于認罪,李貴便只能吃下啞巴虧,按著市價把銀錢賠給車行。
還有一遭,經過那晚的事兒后,李貴的老娘受到了驚嚇,大病了一場,看大夫吃藥又花去一筆。
一來二去,李貴不止賠掉了祖宅,還又回到了從前一窮二白的狀況,徹底從碼頭銷聲匿跡。
至于他手下的心腹小弟,膽子比他還小,一聽說李貴家大晚上被官差“抄家”了,就早早地躲起來了。
這事兒被碼頭上消息靈通的包打聽知道了,編成了一個令人發笑的小故事。
宋玉枝也是聽到了那故事,才發現已經有好幾日沒在碼頭上見到李貴等人。
包打聽的小故事里沒提嚴廚子,只說李貴仿冒宋記的飯食,讓衙門的人問罪了,竹籃打水一場空……
但時間點太湊巧,五月下旬,宋玉枝繳納戶籍銀錢的時候,跟劉文書打聽了一嘴,才算問清了事情經過。
要不說好些人都愛打點關系、走后門呢?
還真是應了那句“朝中有人好做官”!
嚴廚子這事兒辦的,真的是教宋玉枝都直呼高招。
當然了,宋玉枝這次純粹是因禍得福,只是怕李貴賴上自己,才把飯食送給衙門的。
這次意外嘗到了甜頭,往后她也沒準備接著往這方面鉆營,還是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營生。
轉眼到了五月底,宋玉枝就更沒心思想別的了——
經過這段時間的尋摸,皇天不負苦心人,宋玉枝總算是相中了一間夢中情鋪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