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子仔細商量了一番。
那主家的下人也不催促,眼見沒他啥事兒了,還很知情識趣地站到了門口。
等宋玉枝同家人商量結束,便跟對方說自己已經決定好了,順帶詢問什么時候方便簽契書?
私心里,宋玉枝還是希望越快越好。
畢竟世人忘性大,端午游街已經過去了二十幾日。
指不定什么時候,豐州城里再發生一樁大事,廣告效應就會徹底被蓋過去。
她把進城開店的計劃提前,主要還是想在廣告效果還在的時候,在城里站穩腳跟。
卻看那下人沒有第一時間應答,而是快手快腳地先把大門口的招租啟事給撕了,然后笑道:“現在就很方便!”
說完,他就從懷里掏出一式兩份契書。
上頭已經簽好了他主家的名字,還落好了私印。
只需要填上日期,宋玉枝也簽上自己的名字,然后去衙門過一道手續報備就成了。
宋玉枝頗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,怎么也沒想到對方把契書都帶在了身上——
那位沒露面的主家到底是多不耐煩這鋪面啊?!
不過能一手一腳弄完這樁事總歸是好的。
省得來日還得另約時間。
她解釋道:“我先前不知道您家主人準備的這樣充分,銀錢未帶在身上。現下讓我家人去取,還請小哥稍待片刻。”
租賃鋪面是決定營生能不能做好的大事,許多人來看三五回都不一定能下決斷。
那下人近來就負責守在鋪子里,帶人相看。
一個月時間前后上下來回折騰,既無聊又辛苦,一雙腿都快遛細了。
宋玉枝這樣來一趟、一個時辰不到就給出定論的,已經是爽快的不能再爽快。
故而那下人沒有生出一點不耐煩,拿了布巾擦了幾張條凳出來,讓宋玉枝坐著等。
周氏把家里的鑰匙交給趙大娘,順帶同她耳語交代了家里藏銀錢的地方。
趙大娘去后,周氏陪著宋玉枝坐下,同那下人攀談起來。
鋪面在她們這里已經過了關,但主家也是需要了解一番的。
那下人大概也被交代了同樣的任務,坐定之后才恍然問起:“方才聽著小娘子和夫人的話,似乎是準備在一邊弄個針線鋪子,不知道另外半邊是準備……”
先前商量的過程中,趙大娘和周氏只擔心連著二樓的那半間,一樓擺不下桌子。
下人只聽了一耳朵,后頭就站到遠處了,不知具體倒也正常。
宋玉枝只好笑他方才在沒弄清楚自家做什么營生的情況下,就把契書給掏了出來。
“另外半邊我們準備做食肆。”
“食肆好啊!”那下人說著就卡了殼。
他跟前后趙大娘和周氏的想法一樣,就沒想過會有人要這半邊門臉的鋪子做吃食買賣。
一時間也不知道怎么夸下去。
干笑兩聲之后,那下人接著道:“我們這鋪子旺得很,從前這大的半間是做文玩古董買賣的。進項好的不行!不然不至于前兩日了,那東家還特特往我們少爺跟前跑……”
說到這兒,那下人就覺得自己多說多措了。
文玩古董生意就講究一個靜。
正所謂三年不開張,開張吃三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