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前沈師傅只說小娘子這里給工錢,可沒說還管飯!”
“我就知道跟著小娘子做工,肯定有好事兒!”
“早先操練龍舟,吃慣了小娘子家的飯食……近來我真是吃啥都不香!”
大老粗們餓狠了,又有一程子沒嘗宋玉枝的手藝,一邊說話,一邊餓狼似的盯著籃子里的蓋碗。
若不是顧忌到男女有別,他們早就上來餓虎撲食了。
“去去去!”
劉大全趕蒼蠅似的,把一群餓漢給趕開,然后從宋玉枝手里接過沉甸甸的籃子,放到桌上,讓他們自個兒去分。
飯菜的香味很快彌漫開來。
宋玉枝這會子還沒看到沈遇,正準備詢問,卻聽劉大全搶先開口道:“小娘子,這段時間過得可還好?”
自打端午之后,宋玉枝越發忙碌的同時,劉大全等人也是一樣。
同樣的苦力活計,商客自然更愿意交給他們這些賽龍舟的獲勝者來做。
一直到五月底,游街的風頭漸漸過去,劉大全等人又沒有宋玉枝那樣、旁人遠遠不及的過硬手藝,可以留住商客,便漸漸恢復了夏日里的清閑。
那會兒宋玉枝就已經在忙著相看鋪面了,小攤檔上更是擠得水潑不進……
所以說起來,他們也有快一個月的時間沒碰面了。
宋玉枝說自己過得挺好的,“前頭就是忙了些,不過近來還算得閑,又不用去碼頭風吹日曬,歇過了兩日,也就徹底緩過來了。”
她說的這些,劉大全都知道。
再看著宋玉枝的模樣,她的穿著打扮和之前無甚差別,但氣色卻比之前好不少。
即便不問,也能知道她過得很好,比之前更好。
但還是得問上一問,劉大全才能放下心來。
而且除了這樣的問候,劉大全也實在找不到別的話,可以同宋玉枝說。
說完了自家,宋玉枝又接著同劉大全寒暄了兩句,詢問了他們的近況。
聊過幾句之后,宋玉枝就明顯感覺到熱了——
她相中的鋪子,戶型是極方正的,南北通透,無奈中間有厚厚一堵墻,門臉只有半邊,大大減少了通風效果。
今日苦力們又把要用到的磚瓦泥料,堆在了門邊上,那更是一絲風也沒有了。
宋玉枝在碼頭上的“小蒸籠”里待慣的,并不算怕熱。
但是身上還生著痱子的宋知遠,就沒有那么耐熱了。
宋玉枝余光瞧見弟弟在抓撓汗涔涔的脖頸,便伸手到懷里摸帕子。
摸了個空,她才想起來自己忘帶了。
畢竟這二日一直在家,實在沒必要時時把帕子帶在身上。
“小娘子用我的吧。”劉大全遞出一方汗巾,“這是新的!我沒用過。”
不等宋玉枝回答,他把汗巾子塞到宋玉枝手里,轉身抄起一旁的大蒲扇,給姐弟倆扇起風來。
也就在這時,沈遇提著一堆重物,從外頭回了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