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,宋玉枝就不用去碼頭開攤了。
只在自家做兩頓大鍋飯,還不用她自己出面銷售,她的自由時間一下子就多了起來。
周氏有心讓她趁機多休息休息——
等開了店,想也知道宋玉枝只會比前頭更累。
而下次再有這種可以休息的空檔,就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。
宋玉枝終歸不是鐵打的身子,也怕自己再病一次,打亂了開業的計劃。
她便按著周氏的要求,一連兩日,都睡到辰時起身,吃過了朝食,等趙大娘買菜回來,才開始忙碌。
午后,她還會瞇上一陣子,而后一家子一起去到新鋪子里,進行灑掃和歸置,傍晚前再歸家燒夕食。
到了第三日,宋玉枝就沒有那么悠閑了。
沈遇知道她們已經把鋪面打掃出來后,特地同人調了假,集結了人手,準備給鋪子進行修葺和翻新了。
宋玉枝作為東家,自然不能當甩手掌柜。
這日把午間售賣的飯食燒好之后,宋玉枝按照說好的人數,預留出十來份,去給沈遇他們送飯。
因為宋玉枝還沒定下合作的菜農,清水巷附近的菜價又比碼頭上高出一截。
這兩日趙大娘都還得去碼頭上買菜,頗為勞累。
周氏這兩天則是在趕制新店開張要用的繡品,分身乏術。
宋玉枝就沒讓她們幫忙,只帶上宋知遠,姐弟倆抬著沉甸甸的籃子,往鋪子里去了。
等到了地方,宋玉枝就頗為驚訝。
她居然在自家店面里看到了劉大全等一眾苦力!
畢竟沈遇之前只說要請幫手,宋玉枝還當他是去找工匠,或者是找同他交好的柴炭行伙計來。
不過宋玉枝又轉念想到,豐州城里的人工不便宜。
臨時臨了去找工匠,還有可能需要加價。
而柴炭行的伙計則是輪番休沐,很少有跟沈遇休息時間同步的。
且柴炭行的伙計工錢也不低,請他們騰出本就不多的休息時間來幫忙,那自然得比著人家原來的工錢來。
反觀劉大全等人,夏日里碼頭活計少,他們掙的本就不多。
給他們的工錢,就不用前二者那么多,同時怎么也不算讓一眾苦力吃虧。
還有一遭,則是他們同宋玉枝交情匪淺,肯定比一般的工人盡心。
如果非要論什么美中不足的,那就是劉大全等人縱有一身力氣,卻未必做過翻新拆建的活計。
還需要有人在旁不厭其煩地教導和指點。
那個人不必說,自然就是沈遇了。
沈遇為了給她省銀錢,還真是費心又費力了。
宋玉枝心里熨帖,臉上的笑意比往常就多了幾分,招呼大伙兒快來趁熱用飯。
劉大全等人聽見招呼,便紛紛放下手里的活計,笑著圍上前同她搭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