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彈珠怎么賣?”
他們爭先恐后地挑選、問價,唯恐貨郎反悔。
直到每個擁出來的小子,手里都買到了合心意的東西,喜笑顏開。
那貨郎才挑著膽子,晃晃悠悠地離開了。
也就在這時,宋玉枝過了來,把人喊到一處,說要給他們做算術題了。
眾人連忙收起了笑。
食肆里用到的數學知識十分有限,通常只需要算算該收客人多少銀錢而已。
宋玉枝連試卷都沒準備,只是讓宋知遠充當考官,讓他隨便出一些百以內的加減法。
然后以現代課堂上常見的、開火車的形式,由宋玉枝隨機抽人提問。
“十六減九……”
“九加十八……”
“三十六加七……”
“火車”開過三輪,所有人來參加選拔的人,都被提問到了三次。
這時候就不得不說,古代的教育實在沒普及到位了。
哪怕是一眾小子里最聰巧的鐵牛,都不能在短時間內,飛快地算出正確答案。
少不得得掰著手指,算上一陣,得出的結果還不一定對。
最后全場只有鐵牛一個人答對三道題,三個人答對兩道,五個人答對一道。
張栓子則表現最為“突出”,上演了一個全軍覆沒,得了個零蛋。
他直接臊紅了臉,恨不能找個地縫兒鉆了!
張家三兄弟都在一處,雖然平時掐的跟什么似的。
但這種關鍵時刻,他那兩個哥哥還是挺有當兄長的模樣的。
柱子趕緊勸他道:“你先別急。宋姐姐說過,今天考三樣東西呢!這才考了算術,還有做活和應變能力沒考呢。”
樁子也幫腔道:“對!還有兩樣沒考呢,萬一你后面兩樣都考的很好呢?還是很有機會選上的!”
張栓子這才吐出一口長氣,想著自己干活和應變不比別人差。
就像剛才貨郎來到之前,他閑著沒事,跟兩個哥哥一起,擦了好幾張桌椅板凳。
比其他小伙伴擦得干凈細致多了!
至于應變能力……
先前在碼頭上,誰都不敢和化人廠的舵手搭話,就他壯著膽子上去了,爭取到了第一批客戶,拿到了預訂單。
這次他肯定不會比那次,還表現得差了去。
沒想到,就在宋知遠統計、抄寫完眾人的算術成績之后,宋玉枝就立刻宣布,今日選拔伙計的考核,已經全部結束!
連周氏和趙大娘聽到這話,都一頭霧水。
一眾小子就更別提了,都是一臉不可思議。
“宋姐姐,不是說好考三樣嗎?”
“對啊,宋姐姐,這跟你事先說好的不一樣啊。”
“嗚嗚,早知道我就多學學算術了……”
吵吵嚷嚷之際,張栓子連張嘴問詢都忘了,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——完了,他肯定選不上了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