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一大早,宋玉枝一行人就提前去了鋪子里準備。
通風了幾日,鋪子里已經沒有多少味道,但正是因為大開門窗通風,鋪子里多少多了一些浮灰。
到了地方,宋玉枝先讓身量最高的趙大娘幫忙把牌匾掛上去,而后她自己則立刻去后院打水、燒水,然后兌出溫水,裝進木桶里。
等到招牌穩穩當當地掛好,周氏扶著趙大娘從條凳上下了來。
見到宋玉枝端出來了水盆,二人自然就把袖子擼起,準備把鋪子里外都全部擦洗一遍。
宋玉枝一邊把木桶放到大堂里最顯眼的地方,一邊攔著沒讓。
“娘,大娘,你們先別忙。幫我多找幾塊布巾來。”
周氏和趙大娘以為她是要把灑掃活計,當成今日的考核內容,便沒多問什么,按著她說的做了。
天光大亮的時候,清水巷的眾人都按照約定,來參加上午的伙計選拔。
小賬房宋知遠拿著日常不離身的小冊子,給他們統一進行了登記。
先前給宋玉枝做工的十個小伙計,全都來到了現場。
而且應宋玉枝的要求,他們的家長都只是把他們送到地方,然后就轉身離開了,不能全程陪同。
畢竟往后被選上的小伙計,都是單獨在鋪子里上工的,總不可能一直讓大人帶著。
至于清水巷的婦人,則一個都沒有過來報名參加選拔。
好在,宋玉枝已經提前聽到過她們的種種擔憂,做好了心理準備。
張大嬸也在私下里,提前知會過了宋玉枝,說她倒是想來報名,但自家已經來了三個小子,為宋玉枝招來過非議,她要是再來,少不得招來更多的說頭。便先不過來了。
所以宋玉枝并不見怪。
反正攏共也只需要選十個正式伙計,怎么人數也是夠的。
“選拔馬上開始。你們先等會兒,我還有些東西未準備好。”
說完,宋玉枝就帶著自家人去往后院。
都知道兩場選拔在同一日,尤其是下午的學徒選拔,那得考驗廚藝,少不得要準備食材和器具。
一眾小子也都沒覺得哪里不對,安守本分地待在大堂。
這一等,也就過了小半個時辰。
好些小子坐不住了,跟屁股底下有針扎似的,站起身東看看、西摸摸的。各自找了事情忙。
鋪子所在的長纓街附近,比清水巷更接近城東,越發繁華熱鬧。
外頭各眾叫賣聲絡繹不絕。
更還有貨郎挑著擔子經過,在門口歇腳,眼見鋪子里全是半大小子,沒有大人在,立刻就把貨箱打開。
什么沙包、竹蜻蜓、羊拐古、石子彈珠……應有盡有,都是孩子喜歡的東西。
有小子立刻坐不住了,跑到門口張望起來。
這么帶頭之下,自然有人跟上。
那貨郎腦子靈活,一邊把箱子里的東西擺弄給眾人瞧,一邊舌燦蓮花地解釋起這些東西的來歷,末了還道:“今日我還沒開張,這些東西都半價!像這樣的竹蜻蜓,只要一文錢哦……小客官們,快來挑挑!保管不讓你們吃虧。”
這話一說,小子們哪里還待得住?
平時他們身上未必能摸得出銅板,但今日來參加選拔,家長們都多少往他們身上塞了幾文錢。
夠他們選購好幾樣玩具了!
門口都快擠不下了。
“這竹蜻蜓真的只要一文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