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下店鋪開業,不只得仔細挑選良辰吉日,還得舉辦開業儀式。
歸根到底,就是為了圖個好兆頭。
宋玉枝本人不大相信這些,只是估摸著初十前,能把事情都料理完,便選定了這個日子。
直到前幾日,周氏忙完了活計,騰出空來,跟鄰居借來了一本老黃歷。翻看之下,才發現這日并不算多吉利。
無奈宋玉枝已經對外宣布了,臨時再改實在不妥當。
周氏就想在開業儀式上使把勁兒,怎么也給跟好兆頭沾點邊。
說來當天也是周氏名下針線鋪子開業的日子,宋玉枝不想掃親娘的興兒,特地去打聽了一番,詢問請個舞龍舞獅的隊伍得多少錢?
一問之下,宋玉枝就立刻打消了念頭——
這種隊伍的出場表演費,居然要十兩銀子起步,抵的上時下很多普通人一年的工錢了。
若是想隆重又盛大,請成名日久的師傅,那幾十兩銀子都打不住!
籌備開業的這一旬時間里,宋玉枝一天都沒敢徹底歇下,仍然讓清水巷的小子們幫著自己售賣飯食。
此時端午游街已經過去了月余,廣告效應隨著時間流逝,越發不明顯了。
小子們拿出去的飯食雖然還算暢銷,但已經不會被哄搶一空了。
一共掙了七兩多銀子。
合計上前頭剩下的十四五兩,那就是二十兩出頭的活動資金。
可宋玉枝根本沒在手頭見到過那么多現銀,修葺鋪子、預付菜錢、添置家具……零零碎碎的,一邊掙著,一邊流水似的花出去。
到了開業前一日,宋玉枝手里就只剩下二兩銀子了。
哪里支付的起這筆費用呢?
她讓弟弟把賬目報到周氏跟前。
所謂情勢比人強。
周氏便也不想著什么吉不吉利了,只想著趕緊把營生做起來。
不然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回去了!
宋玉枝就只買了兩塊紅布,一串掛鞭。
等到開業這日,天光大亮的時候,宋玉枝把掛鞭點了,在“噼里啪啦”熱鬧的動靜中,揭開紅布,就算完成了開業儀式。
此時宋記食府周圍,已經匯聚了不少人。
一部分是是托殘存廣告效應的福,城里光聽說過宋記食府,而未曾光顧過的生客。
另一部分則是時常出入碼頭上、和前些日子被小子們在城里活動時,拉攏維護住的熟客。
最后一部分人做多,那就是本就在附近活動的百姓,注意到了食府外頭的開業告示,記住了時間,過來瞧熱鬧的。
看到開業儀式這般撿漏,有人不滿地嘟囔道:“啥啊?!這就算開業了?”
旁邊有人附和,“就是!這附近的鋪子,不說請舞龍舞獅隊,怎么也請幾個耍把式的來……”
他們這些人就是奔著這樣的熱鬧,才在大熱天特地尋摸過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