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家食府的午市,宋玉枝還是準備實行現代的那種半自助模式。
就是把菜全部炒出來,裝入托盤,整整齊齊擺放在大托盤里,擺在柜臺上,寫清楚每個菜的價錢。
讓客人自行甄選,選好了就遞出餐盤,讓柜臺后的伙計幫忙打菜,然后去收銀臺找宋知遠結賬。
另外,食肆肯定還得開通點餐服務。
宋玉枝已經準備好了菜單。
跟之前在碼頭的固定攤檔上一樣,她還是讓周氏幫忙畫了出來。
不同的是,這次宋玉枝并不吝惜成本,買了彩色顏料,又給足了周氏時間慢慢去畫。
所以這次出來的菜單,色彩繽紛,圖樣精致,從視覺上就非常誘人。
比較可惜的是,一樓因為柴炭不斷,比較悶熱,菜單張貼在墻上很容易褪色陳舊。
宋玉枝也不想讓周氏在兼顧針線鋪子的同時,每個月還得抽出時間給自己畫一批。
便把一沓菜單裝訂成冊,交給宋知遠放在一樓的小柜臺上保管。
進灶房之前,宋玉枝把小伙計們聚集在一處,讓他們再熟悉一遍自家的特色菜。
雖然客人都要經過收銀臺,都能看到這菜單。
但也有吃過現有菜色,覺得不錯,才想著去點特色菜的。
到時候他們招來身邊的伙計,詢問宋記有啥特色菜?
小伙計不得如數家珍地介紹一番么?
總不能一問三不知的。
紙張在古代不便宜,普通的也要一文錢一張。
如同宋玉枝選用的這種厚實的硬紙,一張就得好幾文。
更別說上頭還用到了彩色顏料,畫上了精致的圖樣……
幾個小伙計才剛用過朝食——
宋記開張第一日,晨間生意雖算很不錯,但還不到火爆的程度,比較有特色的奶黃包、云朵糕那些都賣空了,但常見的粥湯和饅頭、花卷之類還剩一些。
宋玉枝就把剩下來的這些,分給伙計們當成員工餐。
他們生怕自己洗手不細致,碰臟了這寶貝的菜單,便也不伸手去碰,而是讓宋知遠一頁頁翻給他們,介紹給他們聽。
看小伙計們還跟素日里一樣認真,宋玉枝喊上葉兒和葵兒,往后院灶房去了。
一邊開工,宋玉枝少不得關心她們熱不熱?累不累?有沒有哪里不舒坦?
晨間那會兒,其他伙計都能輪流去二樓當跑堂,自家這倆徒弟卻得一直守在一樓。
畢竟事關火候,尤其是粥湯那些,得放個會廚的人看著,隨時攪拌和添水。
不然粥都得熬成干飯了!
葉兒立刻道:“我在家做慣了活計的,熱是有一點,但一點不累,更沒有不舒坦。”
她說的是真話。
村戶人家的女孩哪有那么嬌貴呢?
尤其是她在金家的時候,天不亮就要開始做活,上山撿柴、打豬草、喂雞喂鴨……甚至還得去田里干粗重活計。
反觀她今晨,就是負責給人打吃食,看看火,做點只需要動手的活計。
宋玉枝還在柜臺后給她們配了凳子,高矮都有,讓她們在沒客人的時候,怎么舒坦就怎么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