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掌柜顧不上說話了,又去嘗宮保雞丁。
那雞丁真叫一個鮮嫩多汁,搭配著醬汁的獨特香醇風味,辣而不燥,麻而不澀,再配上爽脆的黃瓜和酥脆的花生,各種味道紛至沓來,雜而不亂,相得益彰,咀嚼間香氣四溢。
齊掌柜用勺子連挖了幾勺,直接吃了個干凈。
一路葷素搭配吃下去,齊掌柜越吃越開心,越吃越忘我,他素來吃飯又是風卷殘云一般,最后等他反應過來,自己答應了楊掌柜要給他分菜嘗味的時候,兩個餐盤里別說葷菜,就是素菜都給吃完了。
連那紫菜蛋花湯都被他端到手里,喝下去半碗了。
“這事兒鬧的……”齊掌柜哂然地擱了碗,“不然我給你另外點個好菜吧。剛在一樓小哥那里,看了一眼菜譜。那菜譜上的菜別說是吃,好些我聽都沒聽過。肯定滋味更好!”
楊掌柜之前那樣說,不過是給他一個臺階,哪里真的會讓他破費?
他連忙擺手說不必,“我今日是真不餓。再說來日方長嘛,這宋記的飯食這般可口,咱們總不至于只吃今日一次!”
楊掌柜一想也是,他雖然在吃上頭不吝惜銀錢,但現下已經吃飽了。
吃飽的人哪兒能嘗出真正的好滋味呢?
沒得浪費銀錢,也浪費了宋記大廚的好手藝。
齊掌柜點了頭,很自然地跟楊掌柜攀談起來,詢問他到底是怎么發現宋記的?對宋記了解多少?
都是千年的狐貍了,楊掌柜為人謹慎又妥帖,怎么想都不可能是恰好路過,看見人家開業,進來光顧了還不算,還存上五兩現銀,成了人家的貴賓。
楊掌柜笑道:“我前頭為了吊你胃口,才那樣說的。我確實不是今日才知道宋記的,這還得從端午賽龍舟那日,我恰好帶著我家小孫子去碼頭看熱鬧說起……”
齊掌柜笑罵:“好你個楊老兄,果然沒說實話,那都是上個月的事兒了!”
楊掌柜:“那會兒我家小孫子就想去小娘子家用飯,無奈人那樣多,我又覺得碼頭上風水日曬,吃食不夠干凈,當時便沒光顧,而是留心了一下宋記開業的日子。不過預存五兩現銀,卻是在我的計劃之外……”
兩人越聊越來勁兒,互相的稱謂也變成了“楊老兄”和“齊老弟”,頗有些“一飯泯恩仇”的意味。
午市過半,眼看進店的客人越來越少,而第一二批進店的客人,卻差不多吃完飯,要準備離店了。
宋玉枝上了二樓,再次讓伙計從柜臺后推出大轉盤,跟客人介紹起自家貴賓抽獎的酬賓活動。
午市的很多客人,都是晨間存過現銀的貴賓,又再沒有李英杰那樣的人帶頭。
宋玉枝已經做好這次推銷,收效甚微的心理準備。
沒成想,她剛介紹完規則,就有人應聲道:“我!我我我!我要當貴賓,玩這個轉盤!”
齊掌柜舉著手,興沖沖地站起了身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