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人回了清水巷。
往常這時候,清水巷的街坊四鄰普遍都已經睡下了。
今日卻是不少人家還都亮著燈火。
一些自然是店里小伙計的家長,另一些則是同宋玉枝關系還不錯,關心宋記第一日的經營狀況的。
聽到巷子口有了響動,眾人走出家門,迎了出來。
都不用他們特地發問,張栓子和鐵牛幾個已經乳燕投林一般,奔向自己的父母,連珠炮似的開始分享今日的見聞。
“娘,你們是不知道,今日我們宋記第一日開張,早市和午市的客人真的太多太多了!”
“宋姐……不,咱東家做生意可公道了,早市的普通粥湯和點心,不過一二文錢。那些我們聽都沒聽過的特色點心,貴一些,但也就十分錢一份。”
“我覺得午市才劃算呢!點一葷一素,一份米飯,都不到十文錢呢。”
聽到五個小子你一言、我一語的這樣說,大伙兒都笑了起來。
既是替宋記開業第一日就這般順利感到高興,又是好笑他們下了工,還不忘替宋記宣傳。
張大嬸笑道:“這敢情好!今日怕你們緊張,我才勸著大伙兒都別去瞧你們的。明兒個我們說啥都得親眼去看看,吃上一頓。”
“是啊,我是真沒想到小娘子把食府開到長纓街附近,定價居然還如此親民。”
說著話,眾人道別之后,就各自歸家。
等進了家門,把大門關上,小伙計們的家長少不得要問起自家小子累不累?吃得好不好?
雖然他們都十分信任宋玉枝,但終歸得聽自家小子親口印證,才能放下心來。
“吃的可好了。”鐵牛同他爹娘爺奶說:“早上東家把沒賣完的吃食給了我們,讓我們敞開了吃。都是賣銀錢的精細吃食,我沒好意思多吃,就吃了一碗青菜粥,一個芝麻燒餅。午間、晚間也是一樣,不過午市生意比早市還好,就只剩下很少的菜沒賣出去。但東家特地讓葉兒和葵兒姐姐練手炒菜,讓她們各做了一道宮保雞丁,給我們加菜了……”
鐵家在清水巷的街坊四鄰中,只能算條件一般。
鐵牛他爹一個人的工錢,得養活一家好幾口人。
平素里他家雖然不至于吃糠咽菜,卻不是頓頓吃得起肉的。
看鐵牛回來后還這般高興,又聽他說今日一練吃到了兩頓肉,鐵家人自然沒有什么不滿意的。
只催著鐵牛趕緊去沐浴休息,來日更警醒一些上工,千萬不能把這樣的好活計給弄丟了!
小胖子家的情況也是如此。
就張屠戶家不同,張大嬸原本也準備跟自家三個小子詢問一番。
但三個小子進家門口后,也不知道誰帶了個頭,先打了個飽嗝。
然后就跟會傳染一般,三兄弟一個接一個打起嗝來。
見他們吃撐成這樣,這還需要問個啥呢?
張大嬸嫌棄地把他們兄弟三人趕回了房。
宋玉枝這邊,往常她是習慣結束一整日的營生后,就同弟弟兩個盤一盤賬,算個大概的日盈利,好對整體經營狀況做到心中有數。
現下卻是不成了。
一來是小攤的成本好核算,現在開了店,方方面面的成本更多了起來。
比如菜農提前送來食材,很多東西今日都還沒派上用場,不好計算今日到底用了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