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兒咕咚咚喝下一碗溫水,就把前一日的見聞說與眾人聽。
她下午晌出發,一個時辰左右到了慈光寺。
用自家師父給的銀錢施過香油之后,葉兒便提出想在慈光寺吃一頓齋飯。
本來她想著都那個時辰了,宋記的午市生意早就結束了。
慈光寺的午飯大概也沒有了,她少不得要等到晚間才成。
沒想到慈光寺的和尚當時沒多說什么,只讓小沙彌領著葉兒去了后院飯堂。
飯堂里居然還有不少女子在用飯!
平心而論,慈光寺飯堂的條件絕對算是很不錯了,雖然擺設和桌椅都陳舊了一些。
但寬敞清幽,既有山林間的清風,又有好些個冰盆,比夏日里的宋記,不知道舒適了多少倍。
可就在這樣舒適宜人的就餐環境里,里頭的氛圍卻是愁云慘霧一片。
好幾個梳著雙丫髻的丫鬟,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著自家主子多用一口。
其中一對主仆離葉兒最近。
主仆倆都是圓臉圓眼睛的長相,一團福氣,十分討人喜歡。
那圓臉小丫鬟正苦著臉勸道:“姑娘,您好歹吃一口呢?總好過一口不用,傷了腸胃!您身子若是有個好歹,回頭老夫人、夫人問起,非扒了奴婢的皮不成!”
她家小姐被她夸張的說法逗笑了,“這趟‘苦修’要不是你陪著我,我早就跑回家去了!我祖母和我娘又素來好性兒,怎么可能扒你的皮?”
轉眼看到那飯食,她臉上的笑又淡了下來,有氣無力道:“我實在吃不下。不然福福還是你……”
話還未說完,那喚作福福的小丫鬟已經面露痛苦之色,連忙也不勸了,還把跟前的飯食都推得離自己遠了些。
大概是連日來被餓狠了,那小丫鬟突然就開始抽噎:“早知道不該跟著姑娘來這慈光寺的。是姑娘嫁人,又不是奴婢嫁人,奴婢又不需要纖體瘦身,當最好看的新娘子……聽說宋記這兩日就開業了,奴婢都半年沒吃過奶黃包、云朵糕、冷吃兔那些了!也不知道現下是不是還有別的新鮮吃食……”
那小姐也是好性兒,在小丫鬟的哭訴下也不惱,只是不由自主地跟著咽了咽口水,好像思緒也已經不在跟前了。
主仆倆說著話,就決定不在飯堂多待了,讓小沙彌把飯食給她們送回廂房。
看樣子是準備等餓到不行了,再把那色香味都奇差的齋飯給用了。
其他幾對主仆雖然沒有她們二人這么逗趣,大多也是吃飯如上刑,磨磨蹭蹭不肯動筷。
也難怪慈光寺的午飯到現在還未結束,敢情都是托這些個貴客的福!
沒多會兒,葉兒也領到了一份齋飯。
她用油紙包把飯食包好,下山的時候見天色已經發暗,來不及趕回城了,就往金家村回。
回到金大娘住著的土屋里,她就把油紙包沉入井里湃著。
湃到今晨,她才取出,拿回來給宋玉枝瞧。
經過葉兒的仔細保存,那飯食雖然不新鮮了,卻還沒徹底餿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