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對方出家人清譽著想,商量到這里后,宋玉枝便沒再和覺遠和尚多說什么,只報上宋記的地址,讓覺遠和尚回去同老方丈商量一番。
若能商量出每日送冰的法子,便隨時可以送冰過去。
覺遠和尚應道:“女施主放心,我這便回去稟明方丈。若實在尋不到法子運送,貧僧也會去知會女施主的。”
二人各自見過禮,就此分別。
宋玉枝再回到冰局附近,迎面就遇上了正在焦急尋人的趙大娘。
趙大娘就是找宋玉枝的,倒也不是嫌宋玉枝離開得久,她等得不耐煩。
而是就在方才,冰局掌柜眼看著慈光寺的和尚來過一遭,他家的冰差點就遭遇瘋搶……
他忽然就計從心來,把冰價給提高了一成。
客人們不知那覺遠和尚過來冰局,是要回售已購得的冰的,只當是冰局又做成了慈光寺的大生意,供不應求,這才漲了價兒。
趙大娘焦急,就是要跟宋玉枝說這個,又道:“實在不成,我再去尋尋別的冰局。也不用非在這一棵樹上吊死。”
豐州城內冰局大大小小有不少,尤其城東富戶云集的地方,更是如此。
不過別的冰局距離宋記稍遠一些,每日送冰過來路上多少會有些損耗,這些損耗得算在買家頭上。
宋玉枝看了一眼天色,道:“今日時辰不早了,咱們前頭定了一旬的冰,明日才到最后一日。咱們明日再看看也是一樣。”
她做事素來是快人一步,今遭卻忽然說要等定好的冰用完了,再來考慮以后。
趙大娘自然越發奇怪。
宋玉枝呢,倒也不是想瞞著趙大娘,只是前頭她已經答應過福福,不能把趙曉柔得病的始末告訴旁人。
別說趙大娘,就是親娘周氏,她也一個字沒往外透露。
故而現下她也不好詳細解釋,只是挽上趙大娘的胳膊,含糊道:“大娘就聽我的吧,我方才就是去同別家談合作了。現在算是初步談成了,就是運送方面還未談妥。需要等過那么一二日聽消息。”
趙大娘便也沒多問什么。
二人回到鋪子里照常上工。
也沒讓宋玉枝失望,翌日早市結束后,鋪子里沒什么客人的時候,覺遠和尚便親自來了一趟宋記。
老方丈雷厲風行,昨日聽到了消息便安排好了地方。
也不需要動用什么人脈,他老人家出家前,在豐州城東一帶就置辦過一處宅子,那里的地窖雖然不能同冰局那兒專門冰窖相提并論,但也算合用,不比慈光寺里的差。
老方丈的后人也都搬到了外地,那宅子已經空置多年。
今日一大早,老方丈就組織了寺內的人手,把寺中存冰都換到了宅子的地窖里。
往后只需要安排幾個僧侶輪流值守、運送便可。
宋玉枝第一次同出家人打交道,沒想到他們做起事兒來居然這般雷厲風行,毫不拖泥帶水。
也難怪慈光寺雖然地里位置、人文底蘊、規模大小等,都遠不如城內的清凈寺,卻還能在豐州城有一方立足之地。
光說老方丈這領導能力,和下頭和尚的執行能力,就足夠令人嘆服!
所以在跟著覺遠和尚去往那老宅,清點過地窖的存冰之后,宋玉枝也爽快地立好了一式兩份的契書,寫明以五成市價買下這一批冰,由慈光寺的和尚負責配送。
這次買賣,宋玉枝一下子就節省了二十五兩銀子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