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遠和尚抬起眼,不動聲色地看向宋玉枝,“貧僧不知道女施主如何知道的,又知道多少內情……不過貧僧不想欺瞞女施主,近來寺中剛出過病患……”
宋玉枝連連點頭,表示自個兒知道,“我還知道那病患的病并不會傳染,更不會致使貴寺的冰和其他東西染上病氣。只是冰局掌柜那樣的人不相信……而我正是都知道這些,我方才才說我或許可以幫到大師。”
話都說到這里了,覺遠和尚還有什么想不明白呢?
宋玉枝必然是消息比那冰局掌柜還靈通的人!
想明白之后,他臉上卻并沒有立刻浮現欣喜之色。
出家人雖已不在紅塵中,卻多少都得跟俗世中人打交道,見慣了人情冷暖,拜高踩低。
眼前的小娘子不止知道慈光寺的冰過多,同樣也知道趙曉柔得病的事兒,還知道他方才在冰局掌柜那兒,吃了閉門羹,很難把那些貯存的冰出給別家。
這種情況下,對方就很容易利用信息差,把價格壓到底。
覺遠和尚便神色如常的接著詢問道:“不知道女施主想收購多少,又以什么價收購?”
宋玉枝想了想道:“我近來跟冰局買冰,磨盤大小的次等冰,便能夠我鋪子里用上一整日。再有四五十塊那么大的,想來便夠用到出伏了。”
覺遠和尚在心中粗粗一算,四五十塊磨盤大小的冰,豈不正好是慈光寺現下的庫存量?!
又聽宋玉枝接著道,“冰局里頭,這種不能入口的次等冰,眼下是一兩銀子一塊。我這是一次在冰局以外的地方買冰,不知道大師想按什么價出售?”
覺遠和尚想了想,很實誠地報了底價:“我出寺時,方丈同我說是最低五成價出售。若是……”
若是宋玉枝還想接著壓價,就不是他能決斷的了,得回去問過老方丈才行。
沒想到宋玉枝爽快應道:“那就以五成價。”
覺遠和尚這才放松下來,呼出一口長氣,雙手合十對著宋玉枝行了個禮,“那貧僧就多謝……”
宋玉枝忙道:“大師先別謝我,我雖能出得起您要的價兒。但我卻有一樣不便之處。”
就是宋記地方不夠,也沒有地窖。
那四五十塊冰,如果一下子都送過來,宋記完全沒有地方可以放。
之前宋記買冰,都是讓冰局的伙計按天往鋪子里送的。
現下買的慈光寺的存冰,總不能天天讓和尚幫忙配送——
即便和尚不嫌辛苦,愿意奔忙。
但慈光山距離長纓街頗有一段距離,前頭福福搭乘霍府的馬車,一趟都得半個多時辰。
葉兒那樣搭乘牛車、結合走路步行的出行方式,那一趟就得一個多時辰。
單獨一塊磨盤大小的冰,哪里經得住這樣多的配送時間呢?
怕是路上就得化下去一小半了。
覺遠和尚思索道:“不若貧僧回去問問方丈?”
老方丈前半生是豐州城里頗有名望的大夫,后半生是一寺主持。
以他的人脈,想來在城中尋一個存冰的中轉站,不是什么大問題。
大庭廣眾之下,覺遠和尚同宋玉枝這樣一個年輕面嫩的小娘子,已經說了好一程的話。
雖二人就站在大路旁的樹蔭下,且也保持了一定的距離,神色也都磊落自然。
但這樣的稀奇景象,還是或多或少地引來了過路百姓的打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