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就在這日的隔天,宋玉枝就提前得到了消息——
她定做的那批砂鍋,總算是到齊全了。
宋玉枝先前在那家廚具鋪子里買過蓋碗,現下又是定制小砂鍋,次次還都是百十個起步,儼然算是大主顧了。
廚具鋪子的老板便沒等著她去取,而是親自送到了宋記。
那會兒宋玉枝正好得閑,一邊讓鋪子里其他人幫著卸貨,一邊請對方里頭坐。
廚具鋪子的老板擺手道:“小娘子不必客氣,我送完貨就得回鋪子里了。你也知道,我那鋪子日常就我和我家倆小子在看顧,我們倆都出來送貨了,鋪子只能關門。晚了回去,耽誤了生意就不好了。”
宋玉枝遂也不強人所難,但看對方大熱天主動送貨上門,尤其老板家的孩子,也不過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少年,熱得滿頭大汗,連衣裳背后都濡濕一片,卻還是沒有歇著,陪著自家其他人忙進忙出的……
她便有些過意不去,讓葉兒去打了兩碗冰鎮的奶茶來。
老板推拒不過,只好受了宋玉枝的好意。
冰鎮的奶茶下肚,驅走了渾身的燥意,父子倆不約而同地喟嘆出聲。
未多時,第二批小砂鍋都被卸進了宋記的灶房。
那老板一邊告辭,一邊便要摸出二十個銅錢結賬。
宋玉枝趕緊擺手,“我主動給你們遞的,怎么能要銀錢?兩碗奶茶而已,我請的起。”
那老板捋著胡須笑道:“小娘子真是今時不同往日了,回想去年……”
去年宋玉枝看中了他家三文錢一個的蓋碗。
然后愣是在他鋪子里待了快一個時辰,好說歹說,殺價殺得嘴都干了,磨著老板答應便宜一文錢。
宋玉枝跟著笑道:“您別笑話我了,那會兒銀錢不湊手,百十文錢也夠去我半條命的。那才顯得摳搜了些。現下不說掙了多少家財,但總歸比過去好。所以您也別同我客氣了。”
說著話,宋玉枝把他們父子送出門口。
那老板沉吟半晌,走之前便同宋玉枝道:“我同小娘子投緣,我便多嘴同小娘子提一句。昨日有好幾人在城內詢問,要定做你家這樣的小砂鍋。小娘子也知道,這砂鍋雖最早是我去找人定的,但終歸不是只我一個人能做的生意。所以……”
宋玉枝聞弦歌而知雅意,知道對方是在提醒自己,有別的商戶準備跟風做煲仔飯了。
“謝您提醒。這小砂鍋也不是我創的,自然也不能規定只能我用。若是有人尋您家定做,您便也不用把生意往外推。”
老板拱了拱手,“小娘子心胸豁達,闔該小娘子生意這般紅火。”
寒暄過一番,廚具鋪的父子漸漸走遠。
趙大娘陪著宋玉枝一道相送的,轉頭往回走的時候,趙大娘就啐道:“這世上的‘紅眼病’可真不少。咱家生意雖好,但也就是沒比從前差而已,又不是好到天上去了……真要看不慣,怎么不去照抄把客人都引走的大酒樓的菜式?真是專挑軟柿子捏!”
宋玉枝沉吟不語。
趙大娘便接著道:“枝枝,別擔心。這種事兒也不是頭一遭了,先前那什么金麻子、胖嬸、李娘子……都曾經想模仿過你的吃食。但最多也就能套個名頭,模仿不來你的好手藝。”
宋玉枝微微搖頭,表示不是在操心,而是覺得哪里不對勁。
然而還不等話出口,宋玉枝就讓人撞了一下。
撞她的是個小乞丐,還沒有宋知遠大,黑黑瘦瘦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