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不住!”小乞丐說完就一溜煙似的跑了。
“這小孩跑什么?我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!”
趙大娘好笑地念叨了一句,轉頭卻看宋玉枝神色肅然。
她連忙問:“咋了,那小孩撞疼你了?”
宋玉枝還是搖頭,卻并沒有多說什么,拉著趙大娘就往鋪子里回。
回了鋪子,宋玉枝招呼上周氏和宋知遠。
一家子到了后院的休息室,宋玉枝才把手掌攤開。
只見宋玉枝攤開的手掌上,赫然是一張字條。
趙大娘一愣,“這是方才那小孩塞給你的?”
宋玉枝一面說是,一面把字條拆開。
拆開之后,幾人湊在一起一目十行地迅速看完,紛紛變了神色。
只有趙大娘識字不多,看完之后仍不了解情況,一頭霧水地詢問上頭寫了啥?
周氏便解釋道:“這是煲仔飯的食方,每一步做法,甚至連咱們獨家蜜汁的醬汁里頭調料的配比,都寫的清清楚楚。”
宋知遠幫著補充,“我見過姐姐做煲仔飯,這上頭寫的一點沒錯。”
趙大娘明白過來,拍著桌子怒道:“剛才廚具鋪子的人提醒枝枝,說有別家也在定做咱家這樣的小砂鍋。這更倒好,居然還敢把食方原樣送到枝枝跟前挑釁,這也欺人太甚了!”
宋玉枝連忙擺手,讓趙大娘稍安勿躁,說這不是挑釁。
真要是挑釁,對方大可以把這食方,直接往宋記的大門口一丟,讓鋪子里的食客和過往行人都知道,宋記的煲仔飯不過如此,不是更能掃宋記的顏面嗎?!
何必這般麻煩地讓小乞丐相送呢?
宋玉枝覺得更像是提醒。
“而且你們看這食方,便也能知道對方的用意。”
煲仔飯的配料一目了然,就是臘貨、雞蛋、青菜和米飯那幾樣。
所謂的獨家醬汁,就更也沒什么稀奇的,就是常見的調料調配而成。
煲仔飯最講究的其實是火候。
只有火候精準,才能讓米飯一半軟糯,另一半香脆,越吃越香,而整體卻沒有一絲糊味。
這食方上可謂是事無巨細,還一個字都沒出錯,足可見寫這方子的人,甚有本事也甚是細致。
可對方卻偏偏只字不提最關鍵的火候,說他不是故意的,誰信呢?
解釋完這些,宋玉枝接著道:“方才我還覺得奇怪,像方才大娘提起的金麻子、胖嬸、李娘子之流,眼紅咱家的生意,那也只是一家一家來的。這次怎么會一窩蜂好幾家,跟約好似的,同一日上趕著跟著咱家做煲仔飯呢?”
“現下看到這食方,我便明白了。應是有人看不慣咱家,尋了個有本事的人,破解了煲仔飯的做法,然后將方子散給了同行。那幫忙破解做法的人也非自愿,故而不止在食方里省去了一部分,還特特來提醒我早做準備。”
說完這么一長串,宋玉枝便不由自主地笑起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