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時候就不得不提一嘴,兩人定親的好處了。
早先剛落腳豐州城的時候,宋玉枝就上過一趟南山。
那時候雖然是為了尋摸山貨換銀錢,但其實宋玉枝上輩子就挺喜歡往山里跑的。
無奈那第一趟她差點就讓野豬傷著了,周氏心有余悸,說啥都不肯松口她再進山。
這次宋玉枝還當少不得要同自家親娘曉之以情、動之以理一番。
沒想到周氏聽說她是去勘探儲存物資的山洞后,根本沒再多問,只讓沈遇多看顧宋玉枝一些。
趙大娘就更別說了,不止沒有阻攔,反而對著沈遇好一通擠眉弄眼,然后老懷欣慰地道:“老天開眼,臭小子總算開竅!成親前就知道帶著媳婦出門轉悠!”
后頭二人坐上租賃來的驢車,附近的街坊四鄰瞧見了,哪怕是比較愛說家長里短的碎嘴子,也只當他們小兩口是去置辦成親要用的東西,也不會說嘴什么,只會帶著笑意打趣幾句。
順利出城之后,宋玉枝不禁感嘆道:“早知道定親后能更自由些,我早就……”
趕車的沈遇悶笑一聲,“早就如何?”
宋玉枝不是容易害羞的人,但此時被他這么一笑,忽然也有些赧然。
她一手摸發燙的耳根,一手把車簾子放了,說沒什么。
沈遇又是一聲笑,也不再打趣她,只把驢車趕得又快又穩當。
宋玉枝在車廂內待了會兒,又有些閑不住,改為趴到車窗上,享受黃昏時分的舒適涼爽的風。
天色略顯黯淡的時候,驢車停靠在南山山腳。
沈遇從車轅上一躍而下,剛想伸手去扶宋玉枝。
卻看宋玉枝幾乎同時就自個兒下了車來,然后一頭扎進茂密旺盛的灌木叢里。
沈遇看著自己落空的手,好一陣失笑——
他開竅又頂什么用呢?
他未來媳婦還不開竅啊!
一眨眼的工夫,宋玉枝就從灌木叢里鉆了出來,手里多了一把綠油油的野菜。
宋玉枝笑著直說運道好,“老話說‘六月莧,當雞蛋。七月莧,金不換’。這才到山腳下,就讓我遇到這么好的野莧菜!”
小姑娘笑得眉眼彎彎,再不見午后那陣子的隱忍和不耐。
沈遇不由也跟著笑起來。
他還是喜歡看這個模樣的宋玉枝,突然也不覺得她不開竅有什么不好了。
左右只要她開心就好。
沈遇笑著伸手,從宋玉枝頭頂拿走她不慎沾染到的雜草,而后接過宋玉枝手里還沾著泥的野莧菜,放進背簍里,再從懷中掏出帕子,讓宋玉枝拿著擦手。
“走吧。我領你上去,路上看到了什么想要的,同我說,我幫你采。”
說完,沈遇還從驢車上拿出一根細長的木棍,讓宋玉枝拿在手里。
驢車、背簍和木棍都是沈遇準備的。
在山上的途中,一些植被茂密的地方,沈遇還會先確認過四下安全,才會讓宋玉枝跟上。
有時候宋玉枝看中什么野菜、野果、野菌子,都不用說出口。
沈遇跟腦后長眼睛似的,輕而易舉地就能察覺到她目光在哪里停留,然后徑自去幫她采來摘來。
連采摘的手法都不會出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