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記的晚市生意本就平平。
近來鋪子里的客流量雖然回漲了,但水匪生亂的陰影還未徹底過去,依舊籠罩在豐州百姓的頭頂。
很多性情謹慎的人還是會早早歸家。
宋記的晚市只有四五成上座率。
這么點客人,就不必宋玉枝寸步不離地看著了。
把飯菜準備妥當之后,宋玉枝讓宋知遠和趙大娘他們看著鋪子,還叮囑他們,若是遇著客人想另外點菜,就告罪一聲,送碗湯水賠罪。
然后她和沈遇就準備出門了。
當然了,兩個人空手在路口站著干等,挺不是個事兒的。
也容易讓附近百姓懷疑他們的目的。
宋玉枝便讓沈遇把后院的小推車給推了出來,然后放上幾桶鋪子里的酸梅湯、綠豆湯那些,準備邊等邊賣些湯水。
若是遇到的客人里,有同呂掌柜相熟的街坊,那么也就不用再守株待兔了。
周氏和趙大娘本還當他們出門,是準備去遛遛彎、吹吹風,趁著婚前再培養培養感情。
看到這架勢,她們才知道是自個兒誤會了,既無奈又好笑。
呂掌柜就住在長纓街附近的住宅區,從宋記過去也不過一刻鐘的腳程。
沈遇踩點的那條必經之路下,有棵枝繁葉茂的大樹。
尋常就有不少攤販在那樹蔭下擺攤。
只是也礙于那樹太過粗壯,所以那塊空地的市口并不算很好,客流量稀松平常,只能做做附近過路街坊的生意。
幾乎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,尋不到別的好去處,才會選擇在這里擺攤。
宋玉枝和沈遇到了地方之后,正好有個攤販收攤回去,騰出了一塊地方。
沈遇眼疾手快地把那地方給占了,然后將推車上的矮桌和板凳都支落好,再塞了一把蒲扇給宋玉枝,讓她在旁邊坐著乘涼。
宋玉枝坐了下來,一邊搖著蒲扇,一邊看著沈遇叫賣湯水。
青年的嗓音低沉悅耳,壓低嗓音說話的時候,饒是宋玉枝這樣定力過人的,都多少會被擾亂心神。
可這樣的嗓音,卻并不適合干叫賣的活計。
所以盡管沈遇頗為賣力,都使用丹田發聲了,還是輕而易舉就被旁邊幾個大娘的聲音給蓋了過去。
而且那幾個大娘也“壞”的很,像故意逗弄沈遇這俊后生似的,沈遇喊,她們就跟著喊。沈遇停,她們就也“中場休息”。
偏偏她們年歲都跟趙大娘差不多,沈遇也不好意思同她們一般見識,便只作不覺。
原來沈遇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嘛!
宋玉枝在旁邊看著無計可施的沈遇,咧嘴直樂。
沈遇跟背后長眼睛似的,突然回頭看了宋玉枝一眼。
正在偷偷笑話他的宋玉枝被抓了個正著,連忙收起笑,殷勤地道:“沈大哥喊累了吧?不如讓我來?”
“你忙了一天了,再坐一會兒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