饒是宋玉枝這樣自詡見識不短淺的,聽到福海樓東家這話,還是不由一愣。
若福海樓是經營別的,雙方合作,互惠互利還算好理解。
但兩家同做吃食生意,這上哪兒合作去?
福海樓總不會把那些個對冷吃兔念念不忘的的貴客,一股腦兒地往宋記送吧。
他家又不是善堂!
宋玉枝思索半晌,依舊是一頭霧水。
大抵是看出了她的不解,那福海樓東家頓了頓,就道:“我說的合作,就是小娘子把冷吃兔那樣的特色菜,做得大差不差,特供給我家。我家大廚加烹調之后,便送上餐桌……剛我聽了一耳朵,這樣的特色菜你們家通常是三五百文錢一道,對不對?我就按著你家的售價,從你家拿菜。”
宋玉枝恍然地點點頭。
用后世的話來解釋的話,福海樓東家就是想宋記這邊把自家特色菜,做成預制菜,然后指定他家當唯一的經銷商。
“小娘子果然聰慧,一點就通。”那福海樓東家對著宋玉枝豎了個大拇指。
見宋玉枝明白過來后,沒有一口應承下來,他又接著道:“兩家合作,事關重大。小娘子自該深思熟慮一番,不急哈,我等小娘子想好了再答復我。”
說完這些,大概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誠意,那福海樓東家便沒往樓下走了。
他重新回到二樓。
那幾個同他交好的富客,少不得要調笑他幾句。
“張兄剛不是還嫌這里吵鬧,又說想去瞧瞧自家酒樓的生意,怎么這么快就去而復返了?”
“張兄別是心疼銀錢,這才上趕著回來監督我們點菜吧?”
那福海樓東家笑著啐他們,“你們這說的哪里話?我銀票都拍出來了,哪里會心疼?是我走到樓梯口,聽到你們報出來的菜名新鮮,想留下嘗嘗鮮不成嗎?”
其他富客聽完,便也沒作他想。畢竟冷吃兔、掛爐烤鴨什么的,即便是見多識廣的他們,也只在宋記這里聽說過。
幾人說說笑笑的,把特色菜單上的大菜都給點了個遍。
當然考慮到宋玉枝一個人只兩雙手,做這么些菜需要不少時間。
他們就湊著熱鬧,讓小廝先去下頭打了幾個現成的熱菜,再去街邊打了壺好酒,邊吃邊等。
宋玉枝第一次接到這種“炒一本菜單”的大訂單,一時間自是忙得團團轉。
尤其是好些食材,例如活兔子那樣的,店里都沒有現成的,便還需要沈遇和劉大全出去跑腿采買。
這還不算,前頭宋玉枝送烤鴨上二樓的時候,二樓可已經有食客在等著開餐了。
他們見到了、聞到了,自然同宋玉枝提出“抗議”——
“小娘子家推出了新菜,怎么只請那幾個顯赫的富客品嘗?”
“是呀,我們可都是小娘子家的熟客了,雖沒有那種財力,點上整本菜單。但小娘子也不能太過厚此薄彼……”
宋玉枝當然不是那等只認銀錢的老板。
她趕緊又讓人去準備鴨子,同時和大伙兒宣布——今日開始喜餅里頭多一樣烤鴨卷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