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一大早,一行人剛到宋記。
宋知遠就神神秘秘地把宋玉枝拉到一邊,“姐姐,你知道今日是啥日子不?”
宋玉枝好笑地覷他一眼,“我這幾日雖忙,但也沒忙到忘記日子。今日是七夕,怎么了?”
不怪宋玉枝不重視。
在現代的時候,七夕是正經情人節,很多情侶、夫妻都會外出用餐,共度良宵。
宋記眼下和清風客棧合作,如果放在現代,完全可以推出個燭光晚餐加包房的套餐,狠狠賺上一筆。
而在古代,七夕又稱為乞巧節,還不是正兒八經的情人節。
女子在這一日會進行,例如穿針乞巧、投針驗巧等一系列乞巧活動,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手巧和智慧。
再有就是望月拜星,用用“磨喝樂”人偶來供奉牛郎織女等。
總而言之,在眼下這個時代,七夕節和吃食生意關系不大。
唯一比較相關的,就是這日還會食用巧果,但巧果就是用面粉制作各種小型物狀后,用油煎炸的簡單吃食。
家家戶戶的婦人都能自己做,鮮少有人會特地外出買來吃。
宋玉枝就準備炸一些放在店里,當過節給食客的添頭。
但想也知道賺不了多少錢。
宋知遠頭疼地扶額,“姐姐還問我怎么了?七夕節跟咱家的生意確實關系不大。但姐姐別忘了,這日還有個習俗呢,就是女子得做些針線巧活兒,比如縫個香囊、做雙鞋什么的,送給心上人。你眼下可不只是宋記的東家,更是馬上要成婚的新娘子。近來姐姐事忙,婚禮所有事都是沈大哥一個人在忙。這七夕節你再不對沈大哥表示表示,說得過去嗎?”
宋玉枝暗叫一聲糟糕。
她光顧著了解時下七夕的風俗,同自家生意的關系了。
壓根沒把自己代入需要乞巧的女兒家。
見她犯起難來,宋知遠又笑起來,“我猜著姐姐就沒想到,早就給你準備好了。”
說完,他就跟變戲法似的,從柜臺底下掏出一雙鞋墊。
鞋墊的走線十分普通,好在料子還算不錯,摸到手里厚實軟和。
宋玉枝看過一番,說不對啊,“你剛不是習俗是得縫香囊、做鞋子嗎?怎么只給我準備一雙鞋墊?而且這鞋墊質量也太一般了。”
她和沈遇馬上就是實打實的一家子了,宋玉枝又歷來對自己人大方。
既然是第一個一起過的七夕節,她還是想給沈遇好一些的禮物。
“姐姐傻了不是?別人縫香囊、做鞋,那是人家手巧。可姐姐你……”
終歸是自家姐姐,宋知遠還是不想說她不好。
但話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,宋玉枝手上的巧勁兒就在做菜上,女工方面沒有一點天賦!
沈遇也不是傻子,就算趙大娘幫忙瞞著宋玉枝這短板,他能猜不出那是別人代工的?
而且就算眼下沒猜到,往后兩人要過一輩子的,早晚也要知道。
相較而言,這鞋墊就說得通多了!
為了在市面上尋到這么普通的鞋墊,可費了宋知遠不少工夫呢,還特地沒讓親娘周氏來做!
姐弟倆說著話,就有食客登門了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