屆時又能如何呢?
再鼎盛的權勢,也不能讓死去的人復生。
至多也只能立個衣冠冢,聊表慰藉罷了。
那二殿下一陣語塞。
跛腳的中年文士,自然就是宋彥了。
宋彥努力撐起一個苦澀到極致的笑,謝過了對方的好意。
那二殿下不免嘆息出聲,但他確實是把宋彥當成了自己的恩師,實在不忍心見他傷懷,便再次想著措辭道:“當日的情形……我們都未曾親眼去確認過。等來日天下安定了,咱們能光明正大出現在人前了。大可以尋人仔細問問。萬一師母他們吉人天相呢?
頓了頓,他又思索道:“或者也不必等來日,您不妨現在就告訴我師母他們的樣貌,再交個信物給我。我讓人潛入豐州城……”
聽到他這樣一番話,宋彥是真的動容了,眼中也燃起了一點生機。
不過當日那場裹挾著千鈞之勢的地動山崩,到底是眾人一道親眼目睹的。
也正是因為親眼目睹,宋彥心里清楚,只要是在山中的人,是不可能在那樣的浩劫中,有什么“吉人天相”的。
最重要的是,這軍中,到底不是二殿下一個人說了算的。
因此動容歸動容,宋彥還是強行找回了理智,道:“殿下的心意,宋某感受到了。但豐州城地處兩國交界,掌權者更是眼里不容沙子的霍知州。不論是給北戎細作泄漏了消息,還是驚動了霍知州,都不是小事。還請殿下三思。”
那二殿下并不愚笨,自也知道茲事體大,尤其眼下正是決勝負的關鍵時期,更是不能意氣用事,興師動眾。
最終,他也只能親自把宋彥送回營帳,寬慰了他一番,鄭重許諾等天下安定后,一定第一時間派人前往豐州城,一探究竟。
一覺睡下去,到了八月十六。
宋玉枝比往常還早了兩刻鐘起身。
即便這樣,一行人到達宋記的時候,還是已經有掛心今日抽獎的客人,早早地過來等候了。
雖然宋玉枝本人知道概率上,先抽后抽,區別不大,但是時下很多人沒學過概率,普遍都覺得抽得早肯定好。
所以她先前已經通知和聲明過了,宋記這邊的抽獎,是按著購買順序來的。
見到這么些心急的客人,宋玉枝少不得又要再和眾人解釋一番,說抽獎不會這么早就開始。
那些客人也不是不明事理的,加上他們今日心情正好——
時下的中秋佳節,跟后世的還有一點不同,就是不止小家庭要相聚,更多的還是跟年節一樣,是整個家族相機聚。
各色親戚聚在一處,少不得要互相攀比、較勁一番。
這些買宋記禮盒當節禮的客人,通常都不是家族中最富裕大方的。